气管切开危重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气管切开危重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

李庆

四川省成都市西部战区空军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成都, 610021

摘要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气管切开危重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及死亡率。结论: 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有效的呼吸道措施,可有效的降低病人呼吸道的感染率,从而提高了气管切开危重病人的存活率。

【关键词】 气管切开;危重患者;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解决各种原因造成的喉阻塞、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致呼吸困难、肺功能不全及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减退或麻痹,维持呼吸道通畅,提供足够有效通气量的手术,其术后护理对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的康复起非常重要作用。若护理不当,不仅达不到气管切开的目的,有时还会造成病人死亡。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行气管切开者5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切管切开的危重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15例,其中颅脑损伤33例,高血压脑出血16例,脑梗死6例,脑炎3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5岁;留管时间10~52d,平均31d。经气管切开及积极治疗后,5例患者有呼吸道感染发生,7例患者因原发病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他4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治疗。

1. 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气管切开危重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呼吸道护理后,5例患者有呼吸道感染发生,7例患者因原发病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他4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治疗。

3 气管切开危重患者呼吸道护理措施讨论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丧失了黏膜对吸入气体加温、湿润和过滤的生理作用,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稠,堵塞气道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3.1.1气道湿化是减少堵塞的主要措施1

①湿化液的选择: 0. 45%氯化钠、1. 25%碳酸氢钠和无菌蒸馏水。0.45%NaCl吸入后在气道内再浓后,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性。2%NaHCO3溶液吸入气道内,可迅速降低痰液泡沫的表面张,从而稀释痰液,使其利于吸出。②湿化方法:a 微量注射泵持续滴入法,将装有湿化液的50 ml注射器置入注射泵内,连接延长管及5#针头,按静脉输液法将头皮针插入气管4~6 cm,沿导管内壁环周移位,根据痰液性状随时调节滴注速度,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滴速为8 ~10 ml /h,痰色白且稀薄者滴速为3 ~5 ml /h。b 在不吸痰的情况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2~3ml湿化液,沿气管内导管壁缓慢注入气道,直到下次吸痰时再吸出。c 在吸痰前和吸痰过程中,用注射器直接向气管内导管注入湿化液,每次约5ml,然后进行吸痰。3种方法结合使用对气道湿化效果满意。


3.1.2 雾化吸入及给药

常规雾化吸入液常选用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配制,每日2次,每次15~30min。通过雾化吸入,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的感染。还可遵医嘱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雾化2〕


3.1.3 呼吸机湿化器的参数设置

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湿化器温度设置在32~35℃,气体相对湿度在95%左右,以维持支气管纤毛运动的最佳状态。同时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为60%~70%〔3〕。避免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呼吸机管道内产生的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逆流入呼吸道内引起感染。湿化器内及时添加蒸馏水,避免烧干,湿化器内不能使用生理盐水和药物,以免沉积影响加热。


3.2 气囊的护理

充气套囊是附属于气管导管的一种防漏装置,其作用是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严密无隙,即防止呕吐物、血液或分泌物流入肺内,又避免机械通气时漏气。气囊充气程度以刚好不漏气为标准,预防气囊过度的充气,对气管壁产生过大压力,导致气管壁局部缺血引起溃疡、坏死,形成气管食管瘘;一般充气3~5ml,但不同患者因气管内径的不同,插入导管选择的不同,即使在相同的气囊压力下所需的充气量也存在30min;在放气囊前应充分消除口腔和鼻咽部的分泌物,以防分泌物误入气道,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甚至误吸造成窒息而死亡。但对吞咽反射存在可经口进食,不用人工呼吸的患者,气囊内可不充气。机械通气者放气囊前应注意适当加大潮气量,增加氧浓度,以弥补漏气所致的潮气量不足5〕


3.3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吸痰是保持气道通畅的主要措施,若操作不当可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吸引时间过长、压力过高或吸痰管过粗等都可能导致肺不张、气道痉挛、心律失常、血压变化和气道损伤,因此护士要掌握吸痰的技巧和吸痰时机。采取措施: ①吸痰指征:患者出现咳嗽有痰、在气管导管看到分泌物、呼吸不畅、肺部听诊有啰音、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不明原因下降时应及时吸痰。②吸痰方法:吸痰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是一个缺氧的过程,因此吸痰前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鼓励患者咳嗽,根据咳嗽反射强弱及排痰能力,确定是否吸痰及吸痰管进入深度,同时高浓度吸氧2~3 min,以增加肺的氧贮备,确保吸痰时的安全。一般插入气管内深度为12~14 cm,边退边旋转向上提吸,不可边插边吸,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吸痰管进入气道有阻力时后退1 ~2 cm,使管口游离再吸引

6〕。吸痰时停留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器负压应小于33. 25 kPa。③吸痰管材料的选择:常规吸痰管为单头一次性橡胶管,目前推荐选用粗细适宜、质地柔软的专用一次性三通管,三通管的使用减少了停止机械通气的时间,不论是气道湿化或吸痰均不需与通气分离,保证了吸痰时的供氧。


3.4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按常规6~8 h消毒切口皮肤,更换套管垫及伤口敷料,及时清除套管周围分泌物,以免含菌分泌物流入呼吸道诱发肺炎。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要使用无菌镊子和无菌手套,每次吸痰完毕更换吸痰管,先吸气管内后吸口腔、鼻腔分泌物,无菌盐水各备1瓶,分别供吸气管和口鼻部使用,以防污染气管造成感染。呼吸机各管道、雾化吸入器在使用前要严格消毒处理,防止吸入气体或药物被细菌污染,使用中的呼吸机管道、湿化瓶、蒸馏水要每天更换消毒病房每天定时通风2次,每次至少30min,每日定时进行空气消毒,病室保持一定湿度,每日湿式拖地2~3次。做好口腔护理、痰细菌培养,保持患者营养和热量,限制探视等,也是预防感染和保持人工气道通畅的重要部分。差别4〕。当怀疑气囊漏气或充盈度不够而重新注入气体时,应先将气囊中原有气体完全抽出后再重新注气和计算注入气量,气囊放气至少每12h1次,每次20~

4结论

通过有效的呼吸道的护理,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呼吸道感染率从之前的10.2% 降至8.6% ,危重病人死亡率从13.4% 降至12.1% 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呼吸系统的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细节,要有充分的急诊意识,敏捷的思维,对病情变化要有预见性,做到熟练准确地判断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早期表现及处理措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呼吸道感染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韩靖伟.对COPD患者的护理体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2):206.

[2]李春岚, 薛海荣.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 护理论著, 2011, 13(1) :53-54.

[3]陈书琴 ,杨灵霞.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华北国防医学, 2010 ,22 (6):285-286.

[4]黄胜柳. 重症颅脑损伤的呼吸道护理.家庭医药·医药论坛, 2010, 9(3):633-634 .

[5]王临. 重症颅脑外伤182例呼吸道护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 86 -87.

[6]沈艳杰, 张淑芹, 朴盛敏. 危重病人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当代医学, 2010, 36 (12) :13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