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调整在改善牙列不齐伴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咬合调整在改善牙列不齐伴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中的应用效果

田华 崔丹丹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口腔科 150056

摘要:目的:针对咬合调整在改善牙列不齐伴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牙列不齐伴牙周病患者,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正畸治疗+咬合调整干预,n=30),对照组(常规正畸治疗,n=30),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牙周状况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指标,治疗后观察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联合咬合调整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状况,方案值得推荐。

关键词:咬合调整;牙周病;正畸治疗;牙周状况;应用效果

牙周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作为口腔疾病之一,其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牙列不齐容易造成嵌塞、牙龈炎、牙周病等,牙周病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患者很容易忽视,随着并且的进展,将导致患者出现牙周组织长期感染,并形成反复性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系统,以及身心健康。对于牙列不齐伴牙周病,临床可采用口腔正畸治疗[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正畸治疗+咬合调整干预的临床价值为重点,纳入牙列不齐伴牙周病患者6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牙列不齐伴牙周病患者,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观察组中(正畸治疗+咬合调整干预,n=30),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45岁,年龄最小者24岁,平均年龄(37.52±4.91)岁。

对照组中(常规正畸治疗,n=30),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45岁,年龄最大者43岁,年龄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37.41±4.88)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正畸治疗,即首先由专业牙科医师,针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结合患者牙周实际情况,完成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治疗等操作,最后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清洁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咬合调整干预,正畸治疗方案同对照组患者,另增加治疗前咬合调整干预:(1)告知患者预防牙尖交错位咬合过程的基本原则;指导患者保持全身放松,并调整坐位,根据患者咬合力度,测量患者敏感度,将传感器置入患者口腔,指导患者以最大咬合力度咬合,以此取得患者口腔异常接触点以及咬合分布情况;(2)取咬合纸置入患者口腔取得咬合印记,根据患者的咬合印记接触点,调整患者的牙周支持低减牙,减轻咬合力,消除创伤性咬合、接触性咬合,保证牙齿受力均匀。

1.3观察指标

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指标的改善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14d5fb98cff5_html_f424173bff83a9e5.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指标,治疗后观察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下表1:

表1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PDmm

BI

CALm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0

3.45±1.67

1.90±0.77

2.04±1.17

0.63±0.25

3.42±1.85

1.98±0.74

对照组(n=30

3.48±1.65

2.35±0.94

2.08±1.13

0.95±0.44

3.38±1.82

2.43±0.96

T值

0.0699

2.0284

0.1346

3.4634

0.0844

2.0334

p

0.9444

0.0471

0.8933

0.0010

0.9330

0.0466

3讨论

当人体牙周组织遭受炎症、局部刺激影响后,口腔咬合创伤的风险将明显提高,尤其是牙周病患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病灶向周围扩散,对牙周组织产生破坏[3]。正畸治疗是目前口腔科中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能够提升牙齿之间正常邻接关系,解除牙列拥挤,降低菌斑堆积,有效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4]。咬合调整是指利用牙体咬合接触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研磨,对过大的咬合力进行纠正,促进咬合力的平衡,以保证颌位关系的互相协调,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消除咬合创伤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改善牙周状况[5]

综上,对于牙周病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联合咬合调整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状况,促进牙周健康。

参考文献

[1]罗强,丁茜,张磊,等. 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变化的定量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1(6):1119-1123.

[2] 宋梓维,胡明,张磊,等. 以咬合为导向的CAD/CAM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9,42(6):537-541.

[3] 林玉婷,邵菊萍. 优质护理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的并发症及恢复的影响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7):2842-2846.

[4]南晓红,王瑞文,陈梅. 研究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169.

[5]叶艳艳. 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