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静脉麻醉在ERCP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复合静脉麻醉在 ERCP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齐龙华 陶婷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应用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半年收治的行ERCP治疗的46例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复合静脉麻醉方案(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比46例患者麻醉前后情况。结果:46例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检查结束时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基本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复合静脉麻醉在ERC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ERCP;复合静脉麻醉;丙泊酚、咪唑安定;效果

ERCP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临床上检查和治疗肝胆胰病常用的一种检查和治疗技术。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侵入性,为了保证检查及治疗的顺利有效开展,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麻醉措施[1]。不同麻醉药物、麻醉方案的选择对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就对复合静脉麻醉在ERCP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纳入对象为该阶段收治的46例行ERCP治疗的患者。4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大82岁,年龄最小30岁,平均年龄(52.6±2.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 ERCP术适应证;所有患者ASA分级在I-III级之间;所有患者均表示同意本次研究开展。排除存在麻醉禁忌症;术前24h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存在重大器官疾病;存在精神障碍等患者。

1.2方法

46例患者均实施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麻醉方法如下:麻醉前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后,输入乳酸林格液,采用鼻导管帮助患者吸氧,并帮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将咪唑安定(0.3mg/kg)、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0mg/kg)采取顺序、缓慢、分次的方法静脉注射输注,麻醉反应后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插入十二指肠镜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持续泵入丙泊酚,剂量为0.1mg(kg.min),检查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恶心、躁动情况,可追加丙泊酚20-30mg,于患者检查结束前3min停止使用麻醉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46例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min)、检查结束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x±s)表示,用x2、t检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46例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检查结束时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水平均基本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从表1可以看出,复合静脉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检查结束时恢复较快。

表1 46例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例)

呼吸(次/min)

心率(次/min)

血氧饱和度(%)

平均收缩压(kPa)

平均舒张压(kPa)

麻醉前

46

18.1±1.2

83.5±2.1

98.6±2.3

16.0±1.0

10.3±0.9

麻醉后

46

15.2±1.0

74.5±2.0

95.3±2.0

14.1±1.0

8.1±0.8

检查结束时

46

17.9±1.1

83.2±1.5

98.5±2.0

15.9±0.9

10.1±0.7


  1. 讨论

ERCP是临床上检查和治疗胆胰疾病的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ERCP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处理,以促进内镜操作的顺利完成。ERCP传统麻醉方法中使用的药物包括安定、杜冷丁,这些药物具有起效缓慢、镇静镇痛不全的局限,所以很多患者在内镜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等情况[2]。基于此,探究一种更为舒适、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中所提出的复合静脉麻醉方案中应用到的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咪唑安定、芬太尼,其中咪唑安定具有消除半衰期短、镇静效果显著的特点;芬太尼具有高亲脂性、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的特点[3]。这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快速起到麻醉镇静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在检查结束后迅速恢复正常,安全、有效。46例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检查结束时,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水平均基本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由此可见,复合麻醉药物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如此,符合静脉麻醉方案对患者胃肠蠕动还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促进内镜操作的顺利进行,避免患者出现各种不适和意外损伤。

综上所述,在ERCP术中对患者实施复合静脉麻醉(丙泊酚、咪唑安定、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检查结束后患者生命体征可较快恢复至正常水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翔,张明,杨玉龙,张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微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1,33(07):423-426.

[2]高宝峰,赵志涛,肖珂青,张增臻,李会清,刘长林.咪唑安定复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11):1325-1327.

[3]史济华,秦肖芸,刚锐,崔海梦,李海,罗庆锋.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高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安全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06):65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