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价值体会

石长坚 张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 湖南 湘西 416000



摘要:目的:探究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和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治疗部位微循环指标及术后3个月皮瓣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P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MT、FPI及LCS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预后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足显微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主要采取皮瓣修复治疗,而皮瓣的选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皮瓣修复手术的难度较大,不同的术式疗效也存在较大的差异[1],此次研究我院着重对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展开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最大57岁,最小16岁,平均(34.92±6.48)岁,挤压伤21例,交通事故伤8例,其他致伤5例,观察组患者最大60岁,最小18岁,平均(35.12±6.83)岁,挤压伤23例,交通事故伤7例,其他致伤4例,两组资料平衡性良好(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

观察组: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术前彩照标记供瓣区穿支血管位置,找出手足部可吻合的动静脉,以外踝尖和腓骨小头连线作为轴线,将连线中点上方2cm处作为皮支穿出点,逆行方向选取皮瓣,皮瓣面积稍大于缺损面积,切取期间要注意对切除皮瓣进行相关保留(如部分肌肉、血管、神经等),吧皮瓣和受损区域进行相对性的吻合和覆盖,之后进行加压包扎。术后对患者治疗部位微循环、感觉功能进行建检测,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治疗部位微循环指标及术后3个月皮瓣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部位微循环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液灌注量(PU)、白微栓(WMT)、血液流态积分(BFPI)和襻周状态积分(LCSI)。

使用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皮瓣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S0表示感觉完全丧失,S1表示存在深部疼痛感觉,S2表示存在浅表疼痛感觉和知觉,S3表示存在浅表疼痛感觉和知觉,并存在两点辨别觉,S4表示手部感觉恢复正常。

1.4数据处理

IBM 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c±S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95%为可信区间。

  1.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治疗部位微循环指标比较

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P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MT、FPI及LCS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治疗部位微循环指标比较(±S )

组别

例数

PU(mL/s)

WMT(%)

FPI

LCSI

对照组

34

13.48±1.83

1.72±0.21

1.33±0.17

1.21±0.14

观察组

34

17.80±2.07

1.20±0.14

0.63±1.10

0.82±0.10

t


9.117

12.014

3.667

13.218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随访,观察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皮瓣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S0

S1

S2

S3

S4

对照组

34

0(0.00)

5(14.71)

10(29.41)

14(41.18)

5(14.71)

观察组

34

0(0.00)

0(0.00)

2(5.88)

17(50.00)

15(4.12)

2


0.000

5.397

6.476

0.534

6.239

P


1.000

0.020

0.011

0.465

0.013

  1. 讨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会对患者手部的功能状态和外观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手部皮肤较薄,功能灵活,感觉灵敏,因此对修复手术的要求较高,术后的皮瓣血液和氧气的供应是保障患者疗效的关键环节[2],穿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皮瓣,供血可靠且切取转移方便,无需携带肌肉或主干血管,对供区的损伤较小,在临床皮瓣修复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此次研究我院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腓动脉穿支行走比较恒定,血管口径较粗,血管蒂较长,又可携带感觉神经,适合显微吻合,且皮瓣较薄,适合远位游离移植[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P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MT、FPI及LCS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供血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部感觉及功能状态,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理想的术式选择。

综上所述: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预后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罗贤军. 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02):151-154.

[2]何如祥, 祁多宝, 程海旺,等. 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J].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 033(004):395-396,399.

[3]李岩, 陈文, 何志军,等. 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手足部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032(002):242-244.

[4]倪晓, 邱海胜, 张怀保,等. 游离股前外侧单穿支分叶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1, 44(03):28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