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谢彬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观察组则是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SDS评分与S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7.50%,较对照组的85.00%明显高(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方式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科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患者及亲属对此病缺乏了解,致使患者往往存在停药漏药的现象,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均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有研究发现二者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2]。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纳选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2)均为男性,且文化水平小学以上者;(3)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在40分以上者;(4)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伦理学要求(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者;(2)有传染病者;(3)处于妊娠、哺乳期女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平均20-50(35.50±5.30)岁;病程0.5-5(1.02±0.31)年。对照组年龄平均21-50(35.35±5.45)岁;病程0.5-5(1.10±0.24)年。上述基础资料两组相匹配(P>0.05),有可比性。

    1.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接受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将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用药指导、如何有效沟通、特殊症状如何处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等相关知识制成PPT,并补以图文及相关视频,然后将制成的PPT转换成视频,每个视频用时10-15min。观察组给予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其中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同上,行为干预具体如下:(1)放松训练:患者起床后禁食,盘腿坐在椅子上,挺直背部,必要时使用香薰进行辅助,使患者注意力集中,每天训练半小时。(2)音乐疗法:选取的音乐依据患者当时的心情及病情而定,当播放音乐后,护士在一阵乐声中运用轻柔的语调读引导词,使患者感受到一种安心舒适的氛围,进而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每天训练半小时。(3)运动疗法:运动时间在每天早饭或晚饭后1小时,运动方式依据患者的意愿及可增加患者成就感为前提进行选择,如游泳、跑步等,运动时长为感觉机体微微出汗为止。

1.3评价指标

(1)用药依从性:采用用药依从性量表,满分10分,完全依从:总分>8分;基本依从:总分在7-8分之间;不依从:总分<7分[4]。(2)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两个量表各包括20个条目,SDS评分≥53分则患者患有抑郁,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SAS评分≥50分则患者患有焦虑,评分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评分越低患者心理状态越优秀。(3)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对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共7个成份,每个成份以0~3分计分,总分为0~21分,分数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615143c00d31a_html_c2313d52edcc9b2f.gif 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7.50%,较对照组的85.00%明显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观察组

40

29(72.50)

10(25.00)

1(2.50)

39(97.50)

对照组

40

19(47.50)

15(37.50)

6(15.00)

34(85.00)

χ2





3.914

P





0.048

2.2两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对比(615143c00d31a_html_c2313d52edcc9b2f.gif ,分)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

PSQI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56.21±8.83

46.92±6.85*

53.92±8.18

45.78±5.13*

9.23±1.68

7.13±0.91*

对照组

40

56.22±8.84

51.25±7.54*

53.93±8.19

49.86±5.26*

9.45±1.52

8.65±1.19*

t


0.005

2.688

0.005

3.512

0.614

6.417

P


0.996

0.009

0.996

0.001

0.541

0.000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面广,若未及时有效进行干预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主要是护理人员通过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引导患者树立健康的认知,从而促使患者达到身心健康。通过微课及团体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既具备新颖性,又能改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行为干预中的放松训练可以使患者身心得到调节与放松,加以音乐及运动的干预可使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进而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比对照组高,提示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重视力度,积极服药。分析原因可能是健康教育使患者及亲属认识到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而行为干预更是强化了患者积极配合、早日康复的信心。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加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微课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方式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馨月,姚晶晶,吕一丁,等.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 45(2): 201-204.

[2] 聂莎,邓少玲,卢小明,等.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7, 37(z1):99-100.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1.

[4] 谭菜军,黄美莲.临床护理路径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