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在脑梗塞中的应用有效率评价及药学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在脑梗塞中的应用有效率评价及药学效果分析

雷琼霞

珙县中医医院 四川宜宾 644500


【摘要】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本院8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实施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5.00%)比对照组(77.50%)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脑梗塞患者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有助于患者神经缺损状况改善,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同时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氯吡格雷;氟伐他汀

脑梗塞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很容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其指的是由于机体胆固醇含量偏高或者血小板高度聚集引起的血管粥样硬化,造成脑部血液供应异常,脑组织缺血及缺氧,使得部分软化坏死,最终引起脑梗塞的发生。具有语言表述模糊、偏瘫等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危害性,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外,也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经济负担增加。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特别重要[1]。本文主要针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所选8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1月,分组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40):男、女分别有22例与18例;年龄跨度:50-81岁,均值(59.64±2.13)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15h,平均患病时间(8.32±3.15)h;观察组(n=40):男、女分别有24例与16例;年龄跨度:48-79岁,均值(59.71±2.21)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14h,平均患病时间(8.25±3.09)h;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②脑梗塞诊断标准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符;③研究资料齐全、完整;排除标准:①具有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药物过敏史;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史;④具有传染疾病史;⑤哺乳期妇女或者妊娠期妇女;⑥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具体有神经营养治疗、降低颅内压、平衡水电解质等。对照组:氯吡格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mg*7s),每次口服75mg,日用1次,睡前服用。治疗总时间:1个月。

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18;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0mg*7s),氯吡格雷用法与对照组相同;氟伐他汀:每次口服40mg,日用1次,睡前服用。治疗总时间: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初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NIHSS评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明显,反之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较轻;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NIHSS评分改善在90%以上,表示治愈;NIHSS评分改善在46-90%,表示显效;NIHSS评分改善18-45%,表示有效;NIHSS评分改善在18%以下,表示无效。(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两组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37.12±4.96

53.64±6.75

18.05±3.02

13.42±2.41

观察组

40

37.06±4.87

65.12±7.14

18.12±3.05

9.05±1.98

t


0.055

7.389

0.103

8.861

P


0.957

0.000

0.918

0.000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分组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8

7

6

9

31(77.50)

观察组

40

23

9

6

2

38(95.00)

x2






5.165

P






0.023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多发且病情相对严重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急,疾病发展速度快,如果未及时处理,则会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使得神经功能受损,对患者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甚至出现许多后遗症。脑梗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经过治疗后,有些存在后遗症,使得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影响[3]。现阶段,脑梗塞疾病的发生与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临床上,针对脑梗塞疾病的治疗,主要按照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原则展开,其在脑梗塞患者预后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主要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脑梗塞,而氯吡格雷是常见的一种,通过对ADP结合血小板受体进行抑制,从而避免血小板聚集,采用口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起效[4]。氟伐他汀是一种胆固醇降低药物,其能够对释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有效抑制,改善血脂水平。与此同时,氟伐他汀能够将自由基有效清除,缓解神经细胞损伤。除此之外,氟伐他汀组成结构相对简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95.00%)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77.50%)高,差异明显(P<0.05);根据以上结果分析,相比于单一的氯吡格雷,联合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血液粘稠度,尽量减少血栓的形成,同时,两种药物联合在一起能够改善炎症损伤对神经修复造成的影响。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氟伐他汀有助于患者微循环状态和血液粘稠度改善,同时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及细胞中胆固醇储量,使血脂水平改善。除此之外,氟伐他汀能够尽量避免血小板聚集。联合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有助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尽量减少血栓的产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除此之外,采用以上两种药物治疗,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以便其及早恢复健康。

总而言之,脑梗塞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v.48;No.306(4):168-169.

[2]谢伟.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16(5):143-144.

[3]黄惠红,冯强,韩世友,等.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北方药学,2019,16(3):163-164.

[4]王恒.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J].人人健康,2020,No.512(3):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