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要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要求分析

李金臣

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区域开发的影响,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愈发突出,给人们生活造成了困扰,也给社会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打造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便利性和科学性,为水土保持管理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探讨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为国家水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思路;要求

引言经济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做好二者的协调工作,才能推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测方法滞后、监管制度不完善等等,使得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创新水土保持监测思路,如何推进信息化监测工作,成为水土保持管理改革的关键。

一、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

(一)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工作模式被应用各行各业,为行业发展提供着便利和帮助。目前,我国水土治理工作初有成效,但在水土保持监测方面仍有不足,使得水土保持工作效果一直达不到预期,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基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构建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分析数据、自动监测判断的信息化系统,精准反馈水土保持情况,为水土治理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有效提高水土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也能推进水土治理工作信息化发展。

(二)满足水土保持监测需求

水土保持是水土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确保水土监测的全面性和实时性,才能科学指导后期治理工作,保障水土治理的质量。基于近几年水土治理情况,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明确强调了针对水、森林、水土流失等要素的监测要求,并把水土流失面积列入生态安全预警指标。由此看来,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既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要求。

(三)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根”,水是农作物生长的“源”,水土则是农业经济建设的根本,如果水土保持工作落实不到位,轻则造成土地贫瘠,影响农作物生长,重则破坏自然环境,使得抗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因此,推进土地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全面优化水土治理工作,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质量,能够为农业经济建设奠定基础,也能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要求

(一)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

目前,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包含三方面,如:动态监测、重点监测和应急和案件查处监测,只有做好每一项监测工作,才能确保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动态监测具有常态化特征,监测内容是水土流失情况,主要任务是对重点区域动态监测、地面观测,工作要求是全领域、全范围覆盖,监测方法包括卫星遥感、抽样调查等,监测所得的数据信息,能够科学反映监测区域水土变化情况。重点监测的对象具有随机性,其中主要包含生态脆弱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地区、禁止开垦地区等等,监测任务具有变化性,会基于管理需求、年际变化而变化。因此,根据水土保持具体情况,相关部门需要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重点监测工作,为区域发展、工程建设提供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为地区发展提供参照。应急和案件查处监测属于临时任务,具有不可预见性,通常是针对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这类监测对监测机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由专业化、素质化监测团队才能完成。

(二)信息化工作的要求

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是以水土管理为中心,展开的管理系统完善工作、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工作,主要作用是为水土保持工作服务。目前正在使用的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主要功能是监督管理、综合治理和监测评价,基本满足水土保持工作需求,但受到重视程度、应用技术水平的影响,没有把该系统真正运用起来,从而导致水土保持管理效果不理想。基于工作要求来看,信息化系统必须确保业务覆盖全面、操作流程完善、数据收集存储完整,这样才能确保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和水平。与此同时,数据库是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系统的关键,需统一数据编制标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水土治理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三、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思路分析

(一)明确目标和职责

基于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水土保持具体情况,我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即:将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到水土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进水土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水士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因而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如:任务要求、监测标准、经费用度等,科学划分岗位职责,增强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确保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通常情况下,监测工作是由各级水土保持监测杋构负责,基于水土管理部门提出的监管要求,监测机构需要定时定期提交监测数据报告,并且需要对监测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负责。同时,针对信息化技术工作,各级水土管理部门,可使用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可建立自己的监测中心部门和系统,但都必须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且完整,这样才能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数据基础。

(二)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工作内容、标准和技术,完善工作流程和手续,落实工作监管和考核工作,是保障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有效手段之一。立足于当下的制度标准,结合信息化技术工作要求,从监测手段、数据处理要求、工作效率等方面,调整水土保持工作标准,有效发挥信息化工作优势,更好的服务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由传统单一的、静态的考评标准,转变为动态的、多元的考核要求,提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并结合考核评价的反馈结果,改进后期的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工作,以不断调整、不断改善的方式,逐步提高信息化工作质量,有序推进水土资源保护工作。

(三)建立专业监管团队

加强人才资源建设,打造专业化、素质化的工作团队,是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进程的基础,也是提高水土管理水平的方式之一。针对在职的水土保持监管人员,以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为核心,展开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着重讲解信息数据录入和存储方法、熟悉系统功能、系统操作技术等等,优化监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熟悉度,提升监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同时,依据管理制度要求,对监管人员工作行为、态度和成效进行考评,坚决杜绝违规操作、形式主义现象,确保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既可以确保水土管理工作质量,又能优化工作团队水平,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倡导绿色经济的当下,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构建采集、处理和分析一体化的动态数据信息系统,为水土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参照,进一步优化水土管理质量。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职责、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和打造专业监管团队等思路,规范了监测工作行为和环境,有助于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成就与作用[J].中国水土保持,2021(07):1-4.

  2. 江婷.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智慧水土保持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8):8-9.

  3. 李国民.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J].清洗世界,2020,36(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