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以外研版新标准八年级下册《Module 2unit2》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 以外研版新标准八年级下册《 Module 2unit2 》为例

王杨

广安友谊加德学校 638000 四川 广安

阅读教学就是要把英语阅读的现实功能(通过阅读增长知识、丰富经验和情感、加深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体验语言文学之美)与教学功能(扩大语言输入、感知语言的使用、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英语阅读技能)结合起来。阅读教学活动过程,通常是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来实现的学习过程。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谨慎,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随意性,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保证课堂的高效。

第一遵循学生因素。一切的教学活动最终指向的都是学生。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活动应是由易到难,我们可以把阅读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检视性阅读。学习者通过阅读掌握文本的主体意思。以外研版新标准八年级下册Module 2unit2 (以下简写M2U2)这篇课文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作为第一层次的阅读任务:1. Who is Mike Robinson? (人物) 2. Where are Robinson and Clare?(地点)3. When did they move here with their parents? (时间) 学生回答完以上三个问题之后,就能大致明白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一个十五岁大,叫Mike Robinson美国男孩两年前和他的家人举家搬到了埃及开罗这个地方。

第二层,快读和略读。学习者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意识地对阅读材料做取舍,实现有效的阅读。以M2U2为例,列出以下问题:1. What is Robinson’s father’s job? 2. What places have the Robinsons been to? 3. What problems have Robinson and Clare had in learning Arabic? 4. Are they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home? Why?

问题答案如下:Robinson的爸爸就职于一家很大的公司。这家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有分公司,公司以前已经派Peter去过德国、法国、和中国工作。Robinson一家人去过很多有趣的地方,例如埃及的金字塔。Robinson and Clare学阿拉伯语时,对发音和拼读有困难。他们很期盼回到美国他们的家,因为他们想念在美国的朋友了。

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学生对课文的细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层,概括与归纳性阅读。学习者对信息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宏观或微观推理。本层次的活动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更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以M2U2为例,设计了以下活动:(一) Match the questions with the paragraphs.

Paragraph 1 : Who is Robinson?

Paragraph 2 : Why do they live in Cairo?

Paragraph3: What have they seen and done in Egypt?

Paragraph4: What languages have they learnt?

Paragraph5: Where are they moving to again?

(二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s Robinson’s family filled with love? Why?

What language do the Egyptians probably speak? How do you know?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从文章中是找不到答案的,要通过文中语句推断才能找到。Robinson的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每两年要换一个国家生活,全家四口都跟随他在异国他乡漂泊,足以证明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第二问题,文章当中没有直接说埃及人说什么语言,有的学生知识面广,可能已经知道,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不知道,学生可以通过文章推理找出答案。因为作者去过德国,学德语,去过法国,学法语, 去过中国,学汉语, 在埃及,很可能学的就是阿拉伯语。

第四层,批判式阅读。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知识,对文本提出自己批判性的分析意见。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If you are Robinson, would you like to move with your father around the world? Why? Or why not?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此问题的目的就是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这一社会现象。赞成的同学会说,一家人跟着爸爸全世界打工,虽然辛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要好过亲人的分离,而且他们也能到处旅游增长见识。反对的学生可能会说,到处转学,学习课程不一样会影响到学习效果。辗转搬家辛苦,很难适应当地环境等等。学生会大开脑洞来支撑他们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遵循课程性质因素。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

本文提及到的主要地方是埃及开罗。在初中三年的教材中唯一介绍这个地方的文章。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介绍其地理位置,官方语言,首都,著名景点,世界第一长河等人文知识。

第三,遵循阅读目标因素。初中毕业的五级阅读目标:一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二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四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五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六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七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15万词以上。

例如课堂上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This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English in many ways, and they find it hard to spell and pronounce the words. However, they still enjoy learning it. 根据上下文推测,此处的it指的是什么?(Arabic.)

又如,文中最后一句话:They are counting down the days. Why?理解推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得知答案: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home. They miss their friends in the US.

避免阅读误区。阅读课中的默读能对理解文章起到帮助作用,而朗读对于语音语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理解文章意思意义不大。阅读理解是个体行为,课堂上的齐读对于理解文章作用不大。阅读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个目的,设计阅读活动应该指向多重目的。阅读文章时,教师不是要给学生扫清每一个生单词的障碍,学生要根据意群或联系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

好的课堂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系列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时要遵循以上原则,以使学生的学习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