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云南蔬菜产业的影响研究----以剑川县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4


新冠疫情对云南蔬菜产业的影响研究 ----以剑川县为例

李昀霖1 赵润桐2

中央民族大学 理学院 中国 北京 100081


摘 要:近年来云南省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为了客观地体现出新冠肺炎新冠疫情影响下云南蔬菜产业的供销状况,本研究以剑川县为例,依据调查数据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探究新冠疫情对云南蔬菜产业的冲击,发现新冠疫情对于蔬菜种植农户以及蔬菜企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建议措施,以帮助当地蔬菜种植农户与蔬菜企业将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最小化,助推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

关键词:新冠疫情;蔬菜产业;云南剑川县;


1新冠疫情对云南蔬菜产业的冲击

2020年1-6月,受新冠疫情影响,云南部分蔬菜产区为防控新冠疫情,采取了减少人员外出、关闭蔬菜交易市场、加工企业,对交通运输实行管制等措施,导致蔬菜收获面临劳动力短缺困境,直接影响了各类蔬菜的供给能力;即使蔬菜可以收获,但运输不畅导致大量蔬菜被迫滞销,产地菜农被迫销毁已收获蔬菜的事件屡有发生,这极大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也导致部分脱贫户面临返贫风险。其次,蔬菜作为典型的鲜活农产品,运输途中损耗大,成本高,且蔬菜在销售过程中必须接受检验检疫,造成运输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增加,流通不畅致使销区出现蔬菜供不应求、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最后,受运输不畅、人工短缺的影响,不仅各育苗企业难以保障春播的种苗供应,而且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也非常紧缺,这些将直接影响春季播种的顺利展开,进而循环加剧蔬菜供应紧缺、蔬菜价格持续偏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2以剑川县为例进行分析

2.1剑川县基本情况

2.1.1地理自然概况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且县内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低悬殊2300多米,从垂直带看,具有多层性。当地山地中的丘陵、平坝、缓坡土层肥厚,土壤砂性重,雨季不易受涝。气候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土地肥沃疏松,自然隔离条件好。

2.1.2社会经济概况

剑川县辖5个镇、3个乡,201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84670人,GDP总量为52.7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9:32.7:4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83元,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88元,同比增长10.8%。2020年6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剑川县正式脱贫摘帽。2014年至2019年,共实现4个贫困乡镇和4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7334户30089人退出,剩余未脱贫人口426户130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8%降至0.86%,取得明显成效。

2.2剑川县蔬菜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2.1优势条件

从气候看,剑川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12.3℃,病虫害少,加之环境无污染,适宜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同时,利用剑川县的气候优势,可以很好地填补热区蔬菜市场空缺。另外由于气候较冷,蔬菜种植时间较长,较高的品质使得蔬菜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损坏率低,特别受外地商青睐。

从区位看,剑川县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与兰坪、云龙接壤,北与丽江毗连,滇藏公路214国道、剑兰公路、剑乔公路、剑鹤公路等主要公路纵贯县内,且各级干支公路已形成交通网络,有利于当地农产品的加工运输。

2.2.2不利因素

剑川县总体发展相对滞后,蔬菜产业发展中传统生产方式比重大、生产效率低,产业化进程慢,仍存在片面追求产量产值的增长,对结构升级和提质增效等关注不够。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信息不畅、行业封闭,产前、产中、产后、流通各环节脱节,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以及劳动力素质较低不适应高质量、高规格的规范栽培等现实问题。

3剑川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剑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和农业组织化水平有着显著提升。2015-2019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39个增加到382个,其中蔬菜合作社从32个增加至97个,蔬菜合作社占比从13.4%增加到25.39%,由此可见剑川县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3.1蔬菜产量年度变动分析

1 2016-2019年剑川县蔬菜生产情况

年份

全年蔬菜总产量(吨)

全年露地蔬菜总产量(吨)

全年大中棚蔬菜产量(吨)

2016

58886.5

55941.5

1347

2017

61312.8

60143.6

139.2

2018

60119.2

58337.1

1862.1

2019

62893.5

61672.5

1221

资料来源:剑川县农村农业局

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至2019年全年蔬菜总产量和全年露地蔬菜总产量在逐渐增加,其中201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和10%。而全年大中棚蔬菜产量增减趋势稍显不同,2016年至2018年其产量在不断增加,到了2019年产量反而大幅降低,甚至比2016年产量更低,由此看出,全年蔬菜产量的增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露地蔬菜的产量的增加。

3.2蔬菜产量季度变动分析

表2 2016-2019年剑川县一二季度蔬菜生产情况


累计露地蔬菜播种

(亩)

累计大中棚蔬菜播种

(亩)

累计总计播种

(亩)

2016一季度

1637

215

1852

2016二季度

1291

120

1411

2017一季度

1671

217

1888

2017二季度

1411

120

1531

2018一季度

2000

195

2195

2018二季度

1690

99

1789

2019一季度

2500

183

2683

2019二季度

2302

87

2389

2020一季度

3000

183

3183

2020二季度

2809

173

2982

资料来源:剑川县农村农业局

为了更好研究新冠疫情对剑川县蔬菜产业的影响,着重对比分析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第一、第二季度的数据,并同近五年的数据进行了纵向对比。五年来,两个季度露地蔬菜播种面积的增长态势与总播种面积增长态势几乎完全一致,都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对于第一季度,虽然2016至2017年增长缓慢,但在2017至2020年平均年增长亩数却是前两年的百倍有余,增速极高;相对来说第二季度增速较缓,但2018至2020年平均年增长亩数仍是前两年的五倍。

在总播种面积中,露地蔬菜播种面积占比较大,作为剑川县种植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播种面积逐渐增加的趋势,体现出了当地蔬菜产业的持续良好发展以及相关市场的稳定,这也与近年当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扶贫措施密切相关。2020年的总播种面积、露地蔬菜播种面积与2016-2019年间的发展趋势是吻合的,可见新冠疫情期间,剑川县的主要蔬菜种植业并未受到较大影响。

261518460c49ae_html_85de698d07dc1ee9.gif
016至2020年一二季度总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平均总播种面积为4380.6亩,2016至2018年增长较缓慢,平均每年增加360.5亩,2018至2020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长1090.5亩;平均露地蔬菜播种面积为4062.2亩,增长态势与总播种面积增长态势几乎一致;平均大中棚蔬菜播种面积为318.4亩,变化并不显著。从图1可以看出剑川县蔬菜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同时根据2020年一二季度数据显示剑川县蔬菜产业在新冠疫情中蔬菜播种等生产工作仍有序推进,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

图1 2016-2020年各年一二季度蔬菜播种总面积变化图(单位:亩)

4新冠疫情对蔬菜产业影响的具体分析

为了确保新冠疫情期间农业生产、供销状况的稳定,剑川县农业农村局在2020年3月9日至7月27日(共19周)记录每周各项相关指标,经过笔者对数据的整理分析,生成了蔬菜生产情况周调度表。表内容包括时间,蔬菜在田面积,新增面积,以及一周内、一个月内、两个月内的的蔬菜收获面积、蔬菜产量、可调剂外调量。

61518460c49ae_html_fc46088725bea9c3.gif 4.1新冠疫情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影响

图2 剑川县2020年3-7月蔬菜在田面积与新增面积变化趋势图(单位:万亩、万吨)

一方面种植业不仅对时间要求高而且耗时费力,而新冠疫情期间人们需隔离在家,导致新冠疫情期间前期错过了一些蔬菜的播种采收时机,同时生产、育苗、移栽、培育、采收等环节也相继出现人手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不论是合作社的规模种植或是其他散户,都需要同外地经销商合作,但新冠疫情期间交通阻塞,外地经销商无法来到剑川,本地菜农又无法运出,所以导致已产收的蔬菜无法卖往外地。总的来说,新冠疫情严重时期无论是种植还是产销,情况都不乐观。由图表可见3月9日至7月27日,19个周里每周都有新增面积,且在0.01 -0.06万亩之间波动,可在田面积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说明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播种面积始终小于采收面积,反映出受限于时间、人力、交通等因素,菜农无法同时顾及播种与采收。

4.2新冠疫情对蔬菜企业的影响

与种植农户的情况类似,一方面新冠疫情期间人们隔离在家,无法外出,企业开工难、招工也难,而且防疫物资紧张,企业买不到足够的口罩、消毒液等,只能瘫痪停工;另一方面交通阻塞,企业也无法将蔬菜卖往外地,便出现滞销问题,进而影响到生产。

61518460c49ae_html_f054f7ba7ad6cd54.gif 4.3新冠疫情对蔬菜产销均衡的影响

图3 剑川县2020年3-7月蔬菜周产销图(单位:万亩)

由图3可以看出,在统计的19周内,蔬菜收获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7日至6月1日,其中4月26日,收获面积、产量、可调剂外调量同时达到峰值,说明供销矛盾情况有所缓解,甚至出现了平衡。4月7日至4月13日,产量远不及可调剂外调量,说明菜农将之前积压的蔬菜卖出;4月19日至5月4日和5月18日至6月15日,产量基本与可调剂外调量基本一致,说明外地市场需求强烈;5月4日至5月18日产量远远大于可调剂外调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短时间内,供求关系的剧烈变化,体现在蔬菜产业价格的严重不稳定性,这也是本文建议部分着重关注的要点。

3后疫情时代云南蔬菜产业的建议

3.1政府健全农产品应急管理机制

在此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中农产品保供调控不完善的问题。要把农业应急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制定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协调,健全农业应急处置工作制度。要建立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的全面、畅通,发布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有效防止社会恐慌,保障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政府应急决策的及时贯彻。要完善农业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制度,分类分级建设农业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库网络,增强调拨及紧急配送能力,保障覆盖范围,以充足的储备保障农业突发事件处置所需物资,实现正常生产生活的快速恢复。

3.2加强蔬菜产业冷链物流建设

蔬菜产业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倾向。作为保供重要支撑的仓储、物流、加工、购销、调运配送等环节,则相对薄弱。以此次调研的剑川县例,新冠疫情最严重时近2/3的蔬菜滞销。要加强蔬菜冷链物流的建设,减少农产品损耗、降低了成本,从而间接增加蔬菜产量和产值。建立相应的蔬菜冷链配套,将过大的供给量通过冷库储存起来,慢慢释放到市场,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

3.3努力提高菜农综合素质

由于大多数菜农文化素质较低,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情况的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到这类突发事件较大的影响。要加快菜农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水平,提高菜农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能力。要加大对农业投保知识的宣传,逐步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菜农的农业投保积极性,同时应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农民投保,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给农民造成的损失。

3.4完善蔬菜产业经营组织形式

蔬菜产业存在生产分散、规模小,经营效率效益低下,资金积累和生产条件有限,抗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要积极培育蔬菜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专业合作和龙头企业等社会化服务功能,有效克服分散菜农应对风险挑战时所面临的人财物局限,促进蔬菜生产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要扶持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社区门店连锁、冷链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多形式推动蔬菜产业产销对接,实现蔬菜供应模式多样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洁红.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蔬菜产业——冲击,机遇与未来发展建议[J].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 No.131(04):38-39.

[2]臧云鹏.农垦构建新型农产品购销体系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20, No.295(10):20-25.

[3]金璟,龙蔚,张德亮等.云南省冬早马铃薯产业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 000(003):34-35.

[4]张宽华,海智成,杨海益等. 剑川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8, 000(002):78.

[5]杨福军.落实既定目标任务 推进高质量发展[J].社会主义论坛,2020, No.426(06):34-35.

[6]郭宁,娄丽坤,王元贵.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 2017, 21(No.566):27-27.

1李昀霖(2001-),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统计专业,主要从事应用统计学习研究,邮箱:2685089188@qq.com

2赵润桐(2000-),男,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主要从事宗教学研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