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改”出新活力“创”出新局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8
/ 2

国企改革“改”出新活力“创”出新局面

王元杰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 浙江 宁波 315800

: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来,国有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不断增加、承担了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任务、成为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创新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关键词: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引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挑战更是机遇。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国企改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1.1 技术创新是国企改革突破困境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虽然国企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上已经实现,但是相关调查显示,仅有 60%左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了该目标,而其中很多是通过破产、兼并、改组的形式消除亏损,并没有依靠企业自身内部形成良性发展机制,这些企业还需要经过一段路程来实现改革创新。还有部分企业仍然为亏损状态,其核心问题为技术与产品问题,难以参与也无力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出现该问题原因为,在改革中把精力都集中到了制度与形式方面,没有考虑到企业活力的激发与培养。对于国企来讲,活力源泉就是技术创新,但是由于对技术创新认识不足、投入较少、重视不够,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改革效果。

1.2 技术创新是国企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

自中国加入WTO 后,国企有了和合资、外资企业一样的竞争机会与条件,但是随之面临的冲击与压力也有所增加。现阶段,中国部分国企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产品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等层面很难在开放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而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方法就是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供给社会新的产品,满足消费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国企改革与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策略

2.1 国家政策导向和支持

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有效促进国企改革和技术创新模式转变,主要在于国家政策导向与支持。首先,可以创建科学合理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机制,保证其能够促进国企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打破行业垄断问题,打破地方保护,对低水平重复引进与开发进行有效控制,提供给国企技术创新足够的空间与市场。制定金融、税收政策,鼓励与保护国企技术创新,注重对风险投资、信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给国企技术创新足够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强化科研机构企业化改革,并注重检查与监督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额度,进而促使国有企业可以快速发展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保证其主体地位。可以创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特别需要注重对软产品、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者正当利益进行保护,保证技术市场正常秩序,促使创新成果可以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并经过正常途径扩散与转移。

2.2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贸易壁垒逐渐减少,新产品寿命周期逐渐变短,导致国企技术创新风险增加,因此在技术创新中资金资源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现阶段,基于中国目前状态,仅仅凭借市场作用,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管理措施,调节与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结构,在该过程中需要侧重于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创建,进而实现利益、风险、市场作用一致。在人力资源层面,国企改革进行得相对较早,国企和相关方面对于人才流动与使用具有统一认识,很多国企与地区都出台了一些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总体来讲,中国人力资源配置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人才流动平衡失调问题,简单来讲就是流出较多,流入较少,并且都是技术骨干、能手流出,应届毕业生流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企改革过程中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进行培训与提升,导致这些国企成为了培养技术骨干的基地。从中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人才政策和人才管理的问题,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想要有效解决该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在技术资源层面,需要侧重于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现阶段,中国很多科研机构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企业化转制,并且有的企业转为属地化管理科技企业,有的转为中介机构,有的转为中央直属的大型科技企业,有的并入高校和划转到其他部门或撤销。这是国家利用管理手段,对技术资源配置进行解决的重要举措,可以更加快速地对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进行适应,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对高校技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因此,在国企改革过程中,需要注重和高校合作,灵活利用高校技术资源,实现技术创新。在资金资源层面,除了改善投资结构和增加投资总额外,国家与地方可以注重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降低融资门槛值,制定投资结构、税收方面优惠政策,进而实现风险投资增长。

2.3 激活企业管理者要素

在国企改革中,技术创新属于重大决策范围,并且也是企业经营方向的体现,而在这两方面企业家具有决定性作用。人们常常会把技术创新的成功归功到科技人员身上,重奖科技人员,实际上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是非常不公平的,在技术创新中科技人员属于必要条件,而企业管理者属于充分且必须条件。其次,需要对企业家的价值进行承认,以此为基础创建企业管理者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管理和改革创新活动,把企业固有的生产力,如技术、资金、设备、市场、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企业系统,这个系统在企业管理者引领下,经过市场竞争,创造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进而实现企业管理者价值。因此,需要明确一点,企业是企业管理者价值载体,企业的好坏与强弱和企业管理者价值表现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企业创造的价值中蕴藏着企业管理者的价值,那么可以创建长效的激励制度,把企业管理者价值和企业创造价值进行结合,允许企业管理者索取企业剩余价值,进而有效激活企业管理者要素。技术创新活动高回报、高风险,企业管理者要素作用非常明显,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压力与风险压力,还需要承担为技术创新创造与整合资源的任务,所以更应该激活企业管理者要素。现阶段,中国政府与企业已经在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产生了一些办法,但是想要真正获得法律制度保障与改变传统观念,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国企改革与技术创新模式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国企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促进国企长远发展,还可以有效带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路径的选择会对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实现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从现阶段国有企业发展情况来看,无法很好地实现技术创新模式转变,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不断完善国企管理制度,及时修改和淘汰落后的行政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发展战略,以综合权衡为基础,灵活选择创新模式,进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宋冬林,李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创新研究[J].求是学刊,2020,47(01):51-61.

[2]何立胜,陈元志.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状况与高管认知[J].改革,2016(12):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