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8
/ 2

小学数学课堂 情境教学

董柯云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钟市小学 433100

摘要:在信息化环境不断发展下,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的智能的创造性工具。如今,由信息技术构成的信息化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情景创设在数学中的运用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化 小学数学 情境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云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现代网络虚拟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课堂上应用情境化教学得以实现和发展,使那些原来讨厌学数学的孩子们很快的喜欢上了游戏般的数学,更深刻的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一、信息化环境下情境创设的实践意义

在信息化环境发展形势下,创设情境教学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对新知识进行掌握,都要以一个新的问题作为引导,并得出具体的数学结论如果将情境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建立数学问题模型,并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对情境进行观察,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兴趣。针对数学问题,学生可以主动分析,并针对数学原理知识进行总结,从而保证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形成。对于小学生这种低年级教学来说,他们面对复杂的数学逻辑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畴,所以,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简单化,并使学生乐于接受成为教学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情境创设实践教学就是利用生动的方式将其激化,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在该情境下,学生不仅能够认识、把握好数学知识,还能明确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实践原则

(1)、情境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信息化环境发展下,合理选择情境教学内容,并保证选择的内容与小学生的年龄、生活相关。因为小学生属于低年级的学习阶段,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够集中。针对这种学习形式,在对其进行教学期间,不仅要依靠黑板、课本进行单一的内容讲解,因为该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失去一些学习兴趣,还转移了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情境教学模式下, 学生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并将教学中的数学原理、相关知识等利用信息技术转化为生动的场景,从而促进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形成。在这种动态性情境教学中,小学生对其能够增加更多兴趣,并激发自己的主动参与性。该情景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式,能够将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还能使学生重新认识数学。

(2)、情境教学的趣味性

在情境教学创建形式下,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才能热爱数学,并主动去学习数学。但在情境性教学方式下,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握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向,并保证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达到本质教学的目的。所以,在对情境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期间,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促进教学内容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其增加趣味性,并将数学原理、数学定义等转变为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3)、情境教学的连贯性

在情境教学中,要遵循连贯性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任务中,采用信息技术促进多个情境的有效结合,虽然能够利用动态方式来吸引学生,但多样式的媒介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并降低情境教学的本质,所以,要遵循连贯性发展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情境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变化等进行分析,并依据课本上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最后的结尾点也应回到情境中去。

三、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情景化应用。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

信息化媒体聚“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而相同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表示,也更利于学生的认知和识记。

(二)、显示知识形成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交流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利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水平、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参与到相应的问题讨论、问题探索和问题解决中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Internet中的搜索引擎等查询工具,培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探索和应用在问题情境中得到了体现和锻炼。在问题情境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课堂上要能驾驭并能引导问题的讨论,既能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又能对学生中的错误概念及时更正;在课件中对问题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并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发现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课型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特别是那些用传统媒体难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内容,教师如果因材施教,借助于幻灯、微机等现代媒体,定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个重、难点,教师可采用微机进行演示,首先显示一个长方体,再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这相邻的三个面分别着上红色、蓝色、黄色,然后移动前面至后面、移动右面至左面、移动上面至下面,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带上音响,发现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上下两个面完全重合,并且引起学生概括“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接着,选择水平方向的一条棱旋转,发现它与其它三条棱长度相等,亦即水平方向的四条棱长度相等,同理,得出上下方向的四条棱、前后方向的四条棱长度都相等,再引导学生概括成“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样同学们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顺利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将最美的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教师要采用新鲜有趣的素材和情节去发现和提出数学中的问题,形式要新颖独特,组织要灵活多样, 结合课本上所学知识,以情境教学为起点,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教学目的要明确,同时又要有适当的难度,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感受学生的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家岚,孙庚会,慈婧等.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