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及智能化相关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配网自动化及智 能化相关问题分析

陈开希

广东艾博电力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03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安全和质量的要求在配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它,从而满足配电生产管理及运行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就配网自动化及智能化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相关问题

配电网作为电网的一部分,承担着向用户分配和供应电能的重要功能。同时,它是连接用户和电力系统的重要桥梁。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规范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配电网的可靠性、环保、占地面积、线路走向等特点的实际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的现状,认清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现实和特点,不断完善和完善我国的配电网,建设适合我国的优质自动化电网,建设出自主创新的优质电网。

一、配网自动化及智能化的概念

1.1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新型高性能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网进行离线和在线监测和管理,确保配网始终安全可靠,以及拥有高质量、经济、高效和最佳的操作条件。

1.2配网智能化

配电网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是智能配电网的特性,通过应用和集成先进的测量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智能开关设备和配电网终端等诸多技术。同时设备的物理支持、稳健的电网架构和交互式网络,以及集成了高级应用能力的各种可视化软件的支持,使许多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机组和微电网能够在各种其他电力用户电网上运行和激活。从而实现完善的监控、保护、控制优化和异常运行自愈控制,引导用户科学合理用电,提高用电经济性和安全性。

二、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

在我国最薄弱的环节莫过于配电网,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起步较晚,但见效却比较早。然而,虽然大部分的研究和实际成果都是在特高压系统(35kV及以上)层面进行的,但在中低压配电网(配电室)的自动化方面还存在差距,体现在总体规划或综合技术原理当中。此外,目前的垂直监测通常仅限于变电站的出线。以往,除了对少数用户进行负载控制外,没有其他方法对用户的用电管理从头到尾的进行检测管理。而在上个世纪中叶,英国和美国依靠人力在配电网上实现变电站运行。与此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传播与发展使其配网自动化运行在不断的发展,例如电网自动预警系统和分区装置的发明在合理拥有配网技术后所不断发展。而在1980年代的时候出现远程监控技术使其自动调节配网电压成为一个可能实现的技术,在世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所取得显著地进步,但是自动化调节只是其中一种。就目前来说,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空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配网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全面、可靠、安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当中不断地总结、思考和探索,并不断的完善配网分销链自动化技术。而我国配电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缺乏大量资金的支持,使得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落后于一些西方国家。在系统故障中,配电系统故障的概率占大多数。电网自动化的发展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电网其他方面的快速发展暴露了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低级短板,要解决一些问题,就不得不直接从国外购买。这就导致现有的不太成熟的技术被搁置,致使配网自动化技术停滞在不成熟阶段。

三、配网自动化及智能化的现状

3.1配网自动化的发展

配网自动化技术由于其普及率较高、技术性能高使得在发达国家中被迅速的被广泛应用,而反之我国长期以来是使用的手工配电方式,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家对配电技术的重视度较高,我们正在不断改进与完善配网自动化及其相关技术。

3.2经济方面

目前我国配电网企业采取“成本加成”的方法来收回投资,因而这就意味着供电基础设施的改进极有可能导致电价的不断上涨。当配电的电价不断上涨的时候,用户的不满程度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进而导致可操控性的混乱。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化,高压电力和大规模电网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朗,电网运行成本将不断增加,而用户预期的电价水平将保持不变或逐渐趋于稳定。进而缩短供电企业的利润,使得经济增长空间越来越小。

3.3峰荷方面的压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多,人们的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如今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对不间断电源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不间断的用电需求,用电高峰负荷指数也在迅速的增加,给配电网容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空调等高负荷电器的使用,这将进一步加剧了配电网的满载负荷压力。

3.4环境制约方面

随着人们对优质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的问题灌注也在不断的加深,国家也在不断地倾向于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发电等等;另外新电力走廊的建设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我国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因此电力开发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3.5管理模式引导方面

现如今随着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管理手段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这种缺陷体现在人力资源和技术管理跟不上的结果,其还包括网格自动化模型的管理框架。从配网自动化的工作流程来看,各个自动化早运行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衔接,从而导致配网运行中程序协调性不好,运行不稳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配电网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低,导致配电网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不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合理组织各级员工,违背了管理技能的目的,减缓了员工对专业知识的获取。从配网自动化的角度来看,需要对具有自动化特点的相关技术设备进行合理调整。从发电到配电,电力设施的程序控制设计和完整的管理系统旨在减少技术设施故障。

3.6自动化程序拟定方面

在实施网格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过程中其复杂性导致解决方案更加难以管理,在此基础上,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到配网系统中时,操作人员技术不达标将无法理解安装说明书所指的内容,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在设备调试安装过程中,我们发现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程序设置不能完全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的目标,容易产生重复调试操作,降低自动化效率,而软件缺陷直接反映了我国配送链自动化整体发展中的技术不稳定性。

3.7子站负责方面

随着配电自动化性能要求的提高,传输的信息量逐渐增加,导致主机的负担越来越重。一旦主机因负载过大而崩溃,将对整个系统的实时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子站需要共享主站的部分功能,以减轻主机的负担。变电站负责两项功能:一是独立检测故障,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比主机处理的速度更快;二是承担变电站各种信息的管理,减轻主站的负担,在设置的变电站将通过RTU与主站互连。只有这样,自动配电网系统将与自动调度系统相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是直接连接城市电力系统和用户的重要媒介,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发展情况,通过配网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优质电力,缩短停电时间,加快网络恢复速度,使其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路.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7(30):75.

  2. 蒋晓平.配网自动化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3):9-10.

  3. 葛亦民,李建飞,曹敏霞,等.电力监控系统通信安全技术研究以问题解决措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