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核心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60例临床观察核心探寻

温广玉

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113

【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注射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运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因而应当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推广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方式。

【关键词】静脉注射;胺碘酮;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病症,这一疾病包括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颤、房扑[1]。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这一疾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干预,则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近些年患有该疾病的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医疗水平的日渐提高,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手段也不断丰富,但药物仍旧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手段。基于此,笔者对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形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20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按照硬币法将患者完成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的划分。试验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4-65岁,均值(49.47±3.02)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32:28;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患者36例,受过高中以下教育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3-66岁,均值(49.56±3.23)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31:29;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患者34例,受过高中以下教育患者26例。比较两组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可继续完成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三磷酸腺苷(国药准字H20083735 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15毫克,频率为每日3次,以7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试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患者运用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52294 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分钟每千克体重0.05毫克,以7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不良反应率进行评估,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内容。不良反应率=(低血压+恶心+呕吐)/患者总数*100%[3]。运用GQOL-74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三个维度,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4]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包,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良反应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n,%)

分组

例数

低血压

恶心

呕吐

不良反应率(%)

试验组

60

1(1.7%)

1(1.7%)

1(1.7%)

5.0

对照组

60

3(5.0%)

4(6.7%)

3(5.0%)

16.7

X2

-




4.227

P

-




0.040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试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x±s,分)

分组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试验组(n=60)

87.23±2.34

85.54±4.34

88.27±3.28

对照组(n=60)

73.72±2.54

75.19±3.12

74.54±2.07

t值

30.301

14.999

27.420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在医疗水平日渐提高的大背景下,治疗心律失常的方式早已日渐完善。现阶段在临床上射频消融术、迷走神经刺激等方式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也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得以被证明。三磷酸苷腺可被划分至辅酶类药物的范畴,这一药物主要被应用于脑出血后遗症、心肌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过程当中。但这一药物能够明显抑制窦房结,因而这一类药物并不适用于老年患者以及房窦综合征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所以运用三磷酸腺苷治疗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胺碘酮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能够帮助患者实现冠状动脉的扩张,从而使其外周血管阻力不断降低,最终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本实验再次证明了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胺碘酮静脉注射效果显著。数据表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综上,应当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推广静脉注射胺碘酮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健,李运明. 司洛尔与胺碘酮治疗重症患者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 西南军医,2020,22(1):1-3.

[2] 牛晓青. 对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J]. 健康之友,2020,16(17):283.

[3] 周延飞. 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1):1685-1686.

[4] 张国栋,李宪伦. 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