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与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刮痧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与观察

杨春丽

云南省中医医院康复科 650021

摘要:目的:探究刮痧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与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住院的吞咽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刮痧治疗吞咽障碍患者,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刮痧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患者,可减轻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提升生命质量。

关键词:刮痧 中风 吞咽功能障碍 疗效

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吞咽功能障碍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产生误吸、吸入性肺炎而引发窒息性死亡。应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可改善病情,降低死亡率。临床上有很多方法治疗吞咽功能障碍,但是效果均不太理想,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刮痧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患者的有较好的疗效。我们以临床中中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刮痧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并以对照组做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康复科的98例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试验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67.68±4.92)岁;病程1~50周,平均(32.15±7.11)周。对照组男34例,女15例;年龄50~76岁,平均(67.82±4.89)岁;病程1~50周,平均(31.05±7.2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发病时间均>24h,属于非急性期,且经CT与MRI影像学检查证实伴有局灶性脑细胞损伤;(2)均为中风偏瘫患者,且病情程度为轻度至中度,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于4周后评价疗效。

1.3临床评价

(1)临床治疗有效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判定,为患

者准备30ml温度适宜的纯净水,观察其饮水所需时间及有无发生呛咳反应,I级为一次饮完无呛咳反应;Ⅱ级为分多次饮完,未发生呛咳反应;Ⅲ级为一次饮完,但出现呛咳;Ⅳ级为多次饮完,出现呛咳;V级为无法饮完,且不时出现呛咳;临床治疗有效率=(I级例数+Ⅱ级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2.1实验组:

刮痧治疗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刮痧本身作用于体表,选取颈部督脉、任脉、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及足少阴肾经,取近治之意,使人之体表腠理打开,使郁邪得以从腠理外泄,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化痰通窍。

2.2对照组采取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吞咽功能障碍。

3 结果

3.1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4周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 I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V级 有效

实验组 49 37 9 2 1 0 46(93.88)

对照组 49 26 10 5 5 3 36(73.47)





4 讨论

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的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表现为液体和固体食物进入口腔、吞下过程发生障碍或吞下时发生呛咳、反复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严重有危及生命。正常吞咽动作包括口咽、食管上扩约肌、食管本身和食管下括约肌等四个阶段,其中某一个阶段发生障碍时,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中医学认为吞咽障碍归属于噎嗝、类噎嗝、喉痹等,本病病位在脑,但与五脏密切相关,病变在舌、咽、颈项部,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均有联系,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浊淤血。

经络刮痧是以中医皮理论为基础,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现代医学证明,刮痧可疑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风寒痹症有很好的效果,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原理:根据中医的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运用相应的手法,蘸取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本身作用于体表,选取颈部督脉、任脉、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及足少阴肾经,取近治之意,使人之体表腠理打开,使郁邪得以从腠理外泄,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化痰通窍。

参考文献

  1. 谢娟.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7,6(3):31-32.

  2. 冯涛,戴艳萍,遇亚南,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价与康复治疗[J].黑龙江医学,2008,32(1):23-27

3、朱晓威.呼吸训练联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3):82 -84.

4、田伟,李斗,游伟,等,吞咽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