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江艳芬

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 510800

摘要: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书面表达,简化和形象化复杂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尤其是小学数学,涉及到许多数学概念、定理和定律。学生经常遇到学习瓶颈,难以吸收和消化相关数学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 教学策略

引 言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用于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从而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同时,思维导图系统地整合和连接了数学教材的内容。这样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

1思维导图的内涵与特征

(一)概念——它是什么

思维导图是由教育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是人类思维的表达模式。它模仿了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放射性结构,使人们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结构清晰、直观、明确。它是一种能够有效表达人类思维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英文为“MindMapping”,可以看出,它是一种思维工具,通过图像或关键词激活视觉感官,使大脑思维发散,以可视化的形式在大脑中表达人们的隐性知识。与此同时,它还具有引导、记录、整理、回忆等外显性的思维过程,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能够极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以更广、更深的态势发展。

(二)特点——如何绘制

思维导图的特点是基础属性及隐性的本质属性。显性的基础属性就是思维导图的图表特征,含有文字、线条、图像、色彩等多种要素,由中心词逐层向外扩散,呈网状、树枝状等形状。隐性的本质属性就是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及发散性。显性、隐性相互结合,也就构成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具体绘制步骤如图1所示。

61541174e705a_html_a48aa845f9f2ed36.png

图1思维导图绘制步骤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思维导图,激发求知欲望与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为理想的老师”。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广泛运用思维导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做出相应判断,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和数学思维,为他们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思维导图,深入全面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统计”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这一知识的相关内容较多,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样板展示的方式。在教授一定的知识点后,教师应广泛运用思维导图直接向学生展示数学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记住数学知识,从而保证小学数学实际教学的质量和具体效果。在现阶段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基于此,为了使小学生致力于数学课程知识的实践学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广泛运用思维导图来保证这一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这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模式,他们有限的能力将使他们难以理解数学中更抽象、更复杂的内容。此外,他们的逻辑思维并不健全,因此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受到阻碍,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的困难,教师不应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

比如,“一个长度为20米、宽度为15米,深度为2米的水池(池边宽度忽略不计),如果想在它的底面和四周涂抹颜料,那涂抹颜料的面积为多少?”因为这道题涉及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本身就是教学难点。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解决这道难题,让学生利用题中所给的信息绘制思维导图,从而让学生明确该道题要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来进行解题,但是因为少了一个长方体的顶面,所以答案应当为“20×15+20×2×2+15×2×2=440”得出,这种解题方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应用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产生参与感,并在活跃气氛的影响下爱上学习和课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爱动的特点,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学生缺乏参与和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原本单调的课堂更加灵活、生动,为数学教学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促进教学活动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

以教学“认识钟表”一课为例。师首先向学生讲解主要内容,让学生钟知道钟面中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在学生基本理解后,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加深和巩固。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同样的问题,并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例如,学生早上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早餐,什么时候上学。他们将自己一天的行动轨迹和时钟知识总结成自己的思维导图。经过思考,学生们走到黑板前画画,然后在台下讨论优点,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当时间不够时,不能到讲台上画画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画,然后老师会逐一核对,鼓励学生的优点,找出学生的缺点。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意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四)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整理复习能力

单元复习和整理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发现查漏补缺能力、填补空缺的能力、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思维导图有助于上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梳理相关知识框架,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发现遗漏和填补空缺,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在复习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列出三类应用题,即图形题、计算题和统计题,然后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构建复习框架。复习所学的应用程序问题类型。由于学生对各部分的掌握程度不同,引导学生对薄弱部分和易出错部分进行标记,从而细分应用题类型。然后分支部分反映在思维导图中。小学数学计算问题大致可分为五类,即年龄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以及鸡兔同笼问题等。画画完成后,学生可以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在这一部分解释标记的原因和注意事项,分享自己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沟通中不断进步。

教师则应该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给予鼓励,更多地与他们互动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熟悉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掌握情况。如果某一部分的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比较薄弱,则可以考虑重授该方面的知识,又或者是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应用,专项训练重难点部分,从而提高所在班级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的提升。对于数学能力稍弱的同学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基础的部分下手复习,打好基础;对于数学优秀的学生来说,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轻松判断对不同部分的掌握程度,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点,难度大的部分可以反复练习,从而举一反三,加深印象,拔高一定的难度,提高自己解题速度和质量。

(五)应用思维导图强调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小学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小学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是按照教师的理念进行的,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指示和安排学习知识,学生自己的感受不会受到重视。事实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师只有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才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如果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然而,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因此,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遇到“工厂制作了20件上衣,60条裤子,需要再制作多少件上衣才能保证所有衣服都是成套的”这道数学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自己解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来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就能让学生的解题思维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利用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即“60-20=40”来进行解题,得出最终的答案。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全面优化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全面合理地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目标导向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J].戚洪祥.教学与管理.2019(35)

  2. 思维导图在小学低段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梁高青.教育观察.2019(41)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J].赵锋.新课程(上).2019(12)

  4.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我见[J].朱世玲.农家参谋.2019(07)

  5. 数学复习课教学路径探究——以“表内乘法”复习课为例[J].陈为强.  教师教育论坛. 2019(02)

  6.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J].李奔华.读写算.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