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运用MR和CT检测诊断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运用 MR和 CT检测诊断效果探讨

许东乐

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 湖北 宜城 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MR和CT检测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再生结节患者31例,小肝癌患者41例,对72例肝硬化患者分别实施MR和CT检测的诊断,观察诊断价值及有效性。结果:31例再生结节患者经MR诊断后诊断符合率为93.55%,经CT诊断后诊断符合率为74.19%;41例小肝癌患者经MR诊断后诊断符合率为97.56%,经CT诊断后诊断符合率为82.93%,MR的诊断价值显著更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MR对肝硬化患者的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CT检测,能清晰的显示病灶组织,达到鉴别诊断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的效果。

【关键词】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MR诊断;CT检测;诊断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肝硬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若不及时干预将会引发肝癌的发生[1]。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早期及时的诊断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用以区分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区别,以便临床医生结合影像学表现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改善患者预后价值[2]。为了分析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运用MR及CT检测诊断的效果和诊断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患者72例展开了对比诊断的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再生结节患者31例中男女比例为17:14例,年龄集中在38至78岁之间,均值为(57.79±3.65)岁;小肝癌患者41例中男女比例为23:18例,年龄集中在40至79岁之间,均值为(57.86±3.69)岁。

对两组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72例肝硬化患者分别实施MR和CT检测的诊断:(1)CT检测:采用飞利浦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仪,将管电压控制在100至120kV之间,管电流控制在200至300mA范围内,重建层厚设置为1.0至1.2mm之间,指导患者在检查前半小时饮用800ml的温开水,实施平扫,协助患者采用仰卧位,叮嘱患者扫描中屏气,在呼气末实施平扫,自患者膈顶至肝部下缘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实施增强扫描处理,采用碘海醇100ml肘静脉注射后切换增强扫描模式,队会按照整个肝区进行扫描,结束后重建图像。(2)MR诊断: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 MR扫描仪,参数设置为8.00至10.00mm之间,视野范围设置为52·42cm,动态增强扫描前给予患者对比剂静脉注入处理,注射完成后依次对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进行扫描,层厚控制在8.00至10.00mm,采用SE、FSE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处理。

1.3观察指标

针对CT检测与MR诊断对于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之间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CT检测与MR诊断对于两种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处理,诊断符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CT检测与MR诊断对于两种疾病的诊断价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检测与MR诊断对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的诊断符合率

MR诊断对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检测(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1 CT检测与MR诊断对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对比(n/%

组别

阳性(n)

阴性(n)

诊断符合率(%)

CT检测(31)

23

8

74.19%

MR诊断(31)

29

2

93.55%

2

-

-

4.29

P值

-

-

0.04

2.2 CT检测与MR诊断对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

MR诊断对肝硬化患者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检测(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2所示。

2 CT检测与MR诊断对肝硬化患者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对比(n/%

组别

阳性(n)

阴性(n)

诊断符合率(%)

CT检测(41)

34

7

82.93%

MR诊断(41)

40

1

97.56%

2

-

-

4.99

P值

-

-

0.03

3讨论

CT检测在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小肝癌中主要通过容积式采样和扫描的方式,扫描速度较为迅速,虽然能很好的检测出疾病,但部分分化较好的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血供显示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导致相互重叠现象的出现,导致误诊的发生[3]。MR诊断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具有较高的对比度、较大的信息量且图像较为清晰,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扫描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出现,还能对不同质地的肿瘤组织、再生结节、病灶边缘、肝硬化纤维条索等进行清晰显示,还能动态的对病灶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显示,提高诊断价值[4-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CT检测后小肝癌患者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呈现低密度影;MR表现为T1WI为低信号,存在多样化的特点。经CT检测后再生结节患者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不明显的病灶强化,若门静脉期显示为密度强化即可排除恶变的可能。

综上,MR诊断技术对于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CT检测,建议在日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田德贵.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研究[J].家庭保健,2019,30(18):84-84.

[2]吴列秀,武宝华,方雪琴.3.0MR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02):64-66.

[3]王起日.小肝癌,肝硬化再生结节经两种影像方法诊断的对照研究[J].医药与保健,2020,28(004):149-150.

[4]Guo J,Chen Y,Liu Z,et al.The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Metastasis[J].Journal of Cancer,2019,10(6):1489-1495.

[5]桂国华,马秋英,林晓彬,等.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