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代高丽

文山市人民医院 663000

【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附属医院各临床科室所有及接收医院收治确诊入院的骨盆性关节骨折病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临床研究监测对象,使用随机监测分组的研究形式将其分为两组监测实验组和一个观测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两位患者仅仅不过是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常规外科急诊临床护理理论基础上,采用了肢体损伤风险预测与疾病防控的各种理论手段来直接进行了一个精细化的急诊护理,而一个观察组的两位患者则只是简单地直接进行了一个临床医学科的非常规的紧急急诊护理。经过两组康复治疗,将2组手术患者的骨折病死率、骨折手术康复治疗效果、术后骨折康复治疗效果以及综合能力评分以及骨折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康复平均值数据进行了定量对比后分析得出的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恢复评分都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患者病死率、并发症率以及术后恢复效果都有明显的改善。因此,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推广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骨科损伤防控理论;骨盆骨折护理;临床效果

骨盆是一种由髂骨、耻骨等关节构成的复杂的环形结构。虽然骨盆骨折现象目前已经普遍,但是只要发生骨盆骨折,情况都会比较严重。骨盆对于盆腔内的脏器起着保护的作用,如果骨盆骨折得不到一个高质量的治疗与护理,那么对于病患的正常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探究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提高此类病症护理的质量水平作出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科室收治入院的骨盆骨折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将这100位参加研究的对象分为实验组和观测组,每组共有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平均病程以及Tile分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使用方法

1.2.1实验组:

骨科损伤防控理论的具体应用方法为:首先,患者到达诊室的1h内,辨别对患者生命构成首要威胁的受损脏器,保持患者的体温,为防止患者休克,应该通过静脉液路进行大量补液,联系输血科对患者进行输血,此过程要十分注意不要将患者频繁移动,妥善固定患者的相关部位。其次,及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纠正体温过低等现象,对于呼吸不顺畅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呼吸机来辅助患者的呼吸。及时送检患者的血标本,对患者进行导尿术以及术后护理。最后,在必要的情况下开展相关科室会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选择患者病情平稳之后的最佳时机进行外固定架确定性支架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

采用骨科急诊入院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并在患者术前准备就绪后行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病死率

统计2组患者入院后的病死人数进行对比。

1.3.2手术复位效果

在2组病人接受治疗后,对其采用多次x线放射线复位手术进行复位效果检测,根据lindahl的放射影像学精度指数值作为检测标准,对其所在手术过程中的多次复位治疗效果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定。其中的综合评定衡量标准主要为以下:最大少量残留残余移位在5.0mm之内的差为优;最大少量残余残留移位范围为6.0mm~10.0mm之间的差为良;最大的少量残留残余位置在11.0~15.0mm之间为可;最大的剩余残留1位置在超过15.0mm之间为差。

1.3.3术后恢复情况

使用Majeed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打分,其中疼痛满分为25分;工作满分为25分;坐位满分为15分;立位满分为30分;性生活满分为5分,总分为100分。术后康复情况评定标准:85分以上者为优;70~85的精度均值为良;60分至70分之间为及格;60分以下的者为差。

1.3.4并发症率(这里只需简述并发症的几个观察指标,分析内容主要体现在图表和结果讨论中)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其中需要观察的并发症指标主要包含以下方面: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膀胱尿道损伤、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畸形愈合、压疮。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版本,评分用(x±s)展现、并开展t检验;异常情况以(%)展现、并开展x2检验;组间有效值若P<0.05,则断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病死率对比

表12组患者病死率对比

组别

死亡(例)

病死率(%)

实验组

0

0

观察组

3

6%


2.2手术复位效果对比

表22组患者复位效果对比

组别

死亡

优良率(%)

实验组

25

14

8

3

0

78%

观察组

15

13

12

6

4

56%


2.3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表32组患者Majeed评分对比

组别

Majeed评分

实验组

88.29±3.7

观察组

72.19±6.7

t值

2.14

P值

<0.05


2.3并发症率对比

表4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发症类别

实验组

观察组

率(%)

率(%)

感染

1

2

4

8

呼吸窘迫综合征

0

0

1

2

膀胱尿道损伤

1

2

2

4

坐骨神经损伤

0

0

1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4

5

10

骨折畸形愈合

0

0

2

4

压疮

1

2

4

8

总计

5

10

19

38


3讨论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这是由于实验组患者在入院之后首先进行了生命体征监测等处理方式,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送往了重症监护室,这一护理工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机体损伤的程度,避免了有害炎性介质的释放,这一过程有效降低了病患的病死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比观察组要好,这是由于对初入院的患者进行了比较全面地妥善处理,以及科室之间的专家会诊推迟了手术时间,这为患者一般情况的恢复争取到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恢复的过程中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放松了盆骨周围的肌肉以及韧带,这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骨折复位的手术难度,进而呈现出了一个比较好的骨折复位效果。

从Majeed评分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是比观察组要好很多,这表明实验组的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是比较高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骨折复位效果好以及护理人员经常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原因。最后一项对比结果是并发症率的比较,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为10%,观察组的并发症率高达38%。可见,损伤控制理论对于降低骨盆骨折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是比较有效的。

总之,骨科损伤控制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通过运用损伤防控理论指导的护理工作,不仅大大地有效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总体生存率,减轻了住院病人的痛苦,还显著地有效改善了住院病人的精神生活品质以及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程度。因此,值得我们在药物临床上不断进行研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秉斌,LiBingbin.损伤控制性骨科手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6):2481-2484.

  2. 王丹,康新.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v.18(06):313-314.

  3. 孙华丽.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000(002):P.116-116.

作者简介:代高丽:1986.8.:女:中国:壮族:本科:主管护师:文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骨盆骨折术后相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