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ST-T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心电图 ST-T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翼

慈利县人民医院 湖南 慈利 427200


【摘  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ST-T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具有胸痛、胸闷,并且病情不定期复发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为使用心电图ST-T改变参与首次诊断,共49例;B组为未使用心电图ST-T改变参与首次诊断,共36例,AB两组进行检测结果比对。结果:A组诊断平均准确率为85.95%,B组诊断平均准确率59.36%,P<0.005,差异显著、结论:区分冠心病具体病理并最终确诊,在采用心电图ST-T改变分析以外,也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动态心电图检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进行临床检验,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确诊的准确性。

【关键词】心电图ST-T改变;冠心病;临床诊断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患者多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并发症,严重损害者患者的身体健康。冠心病需要及早接受诊断和治疗,以有效降低疾病的治疗风险,提高其治疗效果。心电图是一种便捷的诊断方法,但是心电图检查的假阳性率较高,普遍认为该诊断方法不如冠状动脉造影技术[1]。因此,心电图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待于深入探讨。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具有胸痛、胸闷,并且病情不定期复发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ST-T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患者作为回顾分析,对本院85名病例进行实验,均征得患者本人同意,85名病例要求无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症状,无任何精神疾病,实验患者在检测当天无心绞痛症状、无合并脑血管意在、无昏迷。患者病程区间为5—24年,年龄范围在3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68)岁,男性患者为53例,女性患者为32例,85名患者健康状况差异在区间范围内。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要求患者无严重贫血,血红蛋白要>80g/L,对造影剂无过敏症状。

根据患者左、右冠状动脉状况,要求至少从五个角度投照,并采用动脉穿刺进行动脉造影,依照直径大小进行判断。如果至少有一处出现了冠脉狭窄50%以上,即为阳性;如果出现冠脉狭窄在50%—74%之间,即为轻度狭窄;如果出现冠脉狭窄大于74%,即为显著狭窄。为了更好的计算积分评分,根据Gensini评分,认定为:当狭窄=100%时,评32分;当90%<狭窄≤99%,评16分;当75%<狭窄≤90%,评8分;当50%<狭窄≤75%,评4分;当25%≤狭窄≤50%,评2分;当狭窄<25%,评1分。计算方法为:评分=狭窄位置积分×狭窄程度积分。

1.2.2心电图检查

在实验组患者中,每位患者在入院后做了2—3次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检测需进行12导联描记。利用ST-T改变的诊断标准:一个心电图内,有≥2的ST在J点位置的0.06s—0.08s。ST的肢体导联≥0.01mV,ST的胸导联V1、V2、V3≥0.3mV,V4、V5、V6≥0.1mV,每个导联ST下斜≥0.05或者水平型。

1.3观察指标

(1)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效果。

(2)心电图ST-T改变对血管病变支数干预效果。

(3)心电图ST-T改变对心肌活动的诊断效果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n进行计数,当p<0.05时,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经过15天的资料数据收集进行计算统计,把观察指标进行比对,发现A组大部分检测准确率都优于B组,经过两组对比分析,得出结果,见表1:

表1 A、B两组检测结果准确率对比【n,(%)】

实验组

例数

冠心病诊断

血管病变支数

心肌缺血

数(名)

率(%)

单支病变

双支病变

数(名)

率(%)

数(名)

率(%)

数(名)

率(%)

A组

49

38

77.55

12

84.29

8

92.16

42

89.78

B组

36

19

52.28

7

83.16

2

47.62

21

54.36

T



9.524


5.248


9.278


9.452

P



<0.05


>0.05


<0.05


<0.05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我院8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其中在A组49名患者中,首次心脏检测直接进行了心电图ST-T改变检测,其冠心病诊断、双支病变诊断及心肌缺血确诊率均较高;而对首次检测未使用ST-T的36名B组患者,其检测率不如A组,并且P<0.05,差异显著。所以,在日后的监测治疗中,B组患者通过增加检测功能从而确诊;但对单支病变诊断来说,P>0.05,差异较小。

3、讨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病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白色板块附着于血管壁,堵塞血管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病情严重情况下会致心肌细胞坏死、心肌功能受损[2]。冠心病于心电图监测中表现为ST-T改变,但ST-T改变并非心肌缺血类疾病的特有体现。如高血压型心脏病、心肌病、神经官能症等都会致心电图ST-T发生改变[3-4]。在对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测时,心电图ST-T改变可以有效监测心肌活动。当出现心肌缺血时,可以在心电图中及时体现出来,为医生对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在冠心病中,出现心里供血不足现象,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引起的,由于心肌缺氧导致细胞坏死,因此心肌功能严重损坏。利用心电图ST-T改变观察,如果出现心肌缺血,会在心电图中反应出来,因此当出现心梗或者心绞痛时,心电图ST-T改变检测诊断准确率较高。由于在使用心电图ST-T改变检测时,主要检测心肌状态。当冠心病患者无心肌缺血时,ST呈一条等电位线,当患者有心肌缺血时,会根据缺血状态出现变化。当出现全心肌缺血时,ST会提高;当出现内心肌缺血时,T波会出现倒置现象;当心内膜下出血时,ST会出现下降。从严谨的医学角度而言,要想提高冠心病的确诊率,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以及其它身体因素进行临床诊断。

综上所述,心电图ST-T动态改变在冠心病与心脏疾病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并不可以将其作为冠心病的主要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心电图ST-T诊断没有动态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应该联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尽量争取早期检查、发现以及干预冠心病,并且降低心脏病死亡,并且积极预防以及治疗冠心病。


参考文献:

[1]段云霞.心电图ST-T段改变对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3).123-124.

[2]马玉霞,闫鹤敏.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在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7).216-217.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8.07.311.

[3]李卫红.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19).307-308.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7.19.438.

[4]陈庭芳.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6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