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课堂生成,提升读写核心素养——以教学《渔父》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3

任务驱动课堂生成,提升读写核心素养 ——以教学《渔父》为

杨健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214125

【摘 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将如何更好地“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更好地培养核心素养,笔者以《渔父》一文的教学为例,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努力转变课堂的教学生态,使之更为高效;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呈现,使之更为高质;进而能够让课堂成为师生共生、共融、共赢的平台,让师生都能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精彩。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课堂生态 核心素养


语文历来就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系统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而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内容:(1)语言建构与运用,(2)思维发展与提升,(3)审美鉴赏与创造,(4)文化传承与理解。由此就不难理解,语文除了教学“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甚至要引领学生理解与传承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所以,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也就更为重大了。

然而,纵观当今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少教师课上“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仍比比皆是;教师强势“教”与学生被动“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教学的生态虽然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而变得内容多节奏快,但充其量只是减少了黑板的使用面积和频率。语文学科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要改变的地方还有很多,但目前至少我们应该首先在观念上要有所改变:变“教为主”为“学为主”、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变“教室”为“学堂”;其次才是在行动上切实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一堂语文课而言,我想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是不能丢的,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情感的熏陶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核心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一堂语文课应该有语文样,有语文味,有语文的价值体现。

一、抓住文本,体现语文之美。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为语文课堂的一切建构都是基于文本而生发的。“上好一堂课,教好一篇文”,是我一直追求的教学理想。语文阅读教学要高效,就应该紧扣文本,挖掘文字本身的魅力。

教学《渔父》(选自《楚辞》)一文,文章主体部分就是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

【任务一】针对渔父与屈原的第二次对话,从人物的身份、地位、场合、情绪等因素入手,模拟两个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轻重快慢、情感态度,分角色朗读。

【第二次对话原文】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对于两人的这次对话,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渔父的三个疑问句,其中两个“何不”句,一个“何故……为”句,而在这两个“何不”和一个“何故……为”总共七个字中,流露出的不是怀疑,不是说教,而是关切,是渔父对屈原委婉的劝慰;所以在诵读时应该采用“劝慰”的关心语气,而绝对不是质问式的说教语气。那么再来看看屈原的两个反问句,两个“安能……乎”句。我先让学生把这两个句子改为了陈述句,然后请学生通过诵读比较效果,结果学生尝试以后一致觉得,这两个反问句与渔父的三个疑问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问式的言语中表现出的是屈原对坚守理想的决心和选择的无怨无悔,所以诵读的语气应该高亢而强烈。同时,对于屈原回答的这两个反问句,其实在句式上也有变化,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意思的递进:前一个反问句侧重表达“洁身自好”,后一个反问句侧重表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何况“皓皓之白”是对“身之察察”的递进(程度);“世俗之尘埃”是对“物之汶汶”的递进(广度)。

结合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通过抓住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一个洁身自好、坚守理想、矢志不渝的屈原形象就鲜活地呈现在了面前,所以我们说文本所塑造的人物之美就来源于文字之美。抓住文本,就是夯实了学习语文的基础;而抓住文本也是最能够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最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的。

第二、合作课堂,体现师生之美。

课堂是教学的第一场所,在这个地方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我们经常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角色则应该只是一个领路人、引导者、促进者。但现实是我们的课堂还有多少是“满堂灌”式的、“满堂问”式的,怕学生不会学,怕学生学不好,怕学生拖慢了教学进度,等等。

我记得原无锡市滨湖区教研中心的吴伟昌老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曾经给我们年青教师出了个命题:学生不会,教师何为?当然答案可能是多元的,但他的回答却是:学生不会,教师等待。多么大度,多么大气,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成长的空间,静等花开,静等结果。

但我们也知道一堂课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学生不会显然不会让教师仍然有闲庭信步的雅兴,所以我是非常欣赏“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组织形式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集大家的智慧来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我在教学《渔父》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这种组织形式。

《渔父》是一篇优美而短小的文言散文,在处理文字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通篇翻译一遍,或者请学生逐个翻译全文,而我只是选取了一些重点文言语句,然后请各小组的组长引领组内的同学完成翻译,具体操作如下:

【任务二】翻译下列词组的意思:行吟泽畔 凝滞于物 淈其泥而扬其波 餔其糟而歠其醨 深思高举 身之察察 皓皓之白 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师:请各小组组长负责组内成员交流解决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同时请小组长汇总翻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组内的活动中就基本解决了文字方面的障碍,少数的语句如“深思高举”“皓皓之白”也能通过和外组同学的交流帮助加以解决,教师完全可以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文本诵读的环节上,我更是让学生来组织诵读、评价、比较等,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任务三】1、以小组为单位,揣摩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会语气语调、轻重快慢、情感态度等。2、小组交流,感悟并评价诵读效果。

(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们在一次次的个人反复诵读中,在组与组之间比较诵读中,甚至在齐读中,互相评价诵读效果,从而自然而然地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是以学生为主,就是教师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中心,时刻关照他们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只是起“引导”“串联”的作用,扮演的是辅助的角色。所以,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力克制自己“身为教师而强势”的定势,更多地考虑如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定位学生的学习,围绕学生的习得来预设;而《渔父》的教学设计也是以学生的互助“释疑”、学生的情感“诵读”、学生的理解“评价”为层递延展开去的。总之,整堂课三个环节三个问题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教师与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各得其位,各展其能,各有所获。

第三、关注学生,体现生命之美。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指向,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感,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思维品质获得提升,生命意识开始觉醒,那么我们的语文也就实现了应有的价值。

“三度语文”的首倡者和践行者刘祥老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要想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滋润心灵的重要养分,成为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人文养料,就必须在教学中唤醒所有学习者的生命意识,让所有的生命都自在地活跃于课堂。”其实这也是我希望的语文课堂生态,我所认为的“课堂生命”,包括了学生、教师,还有教学的文本,当然也包括文本中的人物,都应该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以,在教学《渔父》的时候,我引领着学生进入文本的世界,进入屈原和渔父的生命中,来设身处地地感悟人物的所思所想,感悟人物生命的魅力。

【任务四】师:小组讨论交流:请你评价屈原和渔父的生存选择?或者你支持谁的选择?为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并形成如下的文字语段。)

小组1:我们小组赞同屈原的选择,宁可选择死亡,也不同流合污,“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因为人活着总归要有点人格,要有点骨气,要有点尊严,在屈原的身上我们就看到了民族的骨气与尊严,虽死犹生,所以到了现在,每年的端午节我们仍然在纪念屈原。

小组2:我们小组赞同渔父的选择。渔父虽然采取的处世方式是避世,但我们认为消极的避世是渔父留给世人的表面现象,而深层次的理解应该就像《沧浪歌》中所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顺势而为的人生选择,世道清明,入世造福百姓;世道浑浊,出世保全自身,所以对于渔父的人生选择,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

小组3:我们小组既认可屈原的选择,也认可渔父的选择。因为他们都是有理想与追求,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价值取向。所不同的是屈原作为士大夫、王族成员,其身上自然就有一种责任感;而渔父作为一个自由人,遇到人生选择时,萌生出隐退感,这是由于他们两人的出身、身份、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当然也有人生阅历的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等等,所以我们小组认为两人的选择都应该值得尊重。

……

这样的互动式讨论、交流,不只是简单的问答,所体现的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师生与文本中人物的互动,更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而学生从中所获取的则是对人生价值、生命意识更强烈的感悟,教师所获取的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愉悦分享。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状态都能够得到最完美的呈现,这就是生命的美丽绽放。

每当我向学生大声诵读食指的《相信未来》(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时,每当我向学生娓娓讲述孙犁的《亡人逸事》(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时,每当我向学生激昂吟诵李白的《将进酒》(选自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时,我都会被深深感染,而学生们也会被深深感动,因为每一篇文章中都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这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传承与升华,所以文化不息,生命也就不息。

语文课堂就是生命不息传承的圣殿。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弱化我们的语文,忽视我们的课堂,怠慢我们的学生,而只有心中怀有对文化的认同与感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我们的课堂才会呈现生动的、活跃的、欢快的场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刘祥.追寻“生命在场”的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8(7-8A).

[3] 王乃宁.“学本·生命”课堂的学理思考[J].江苏教育,2018(42).

[4] 从晓.阅读教学消除学生与文本情感隔阂的策略[J].江苏教育,2018(35).

[5] 王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教育科学,201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