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分压器红外测温异常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分压器红外测温异常原因分析

陈沛东 王金铜 张寺霖 赵海鹏 沙代提 ·买买提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起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分压器红外测温异常的案例,结合二次电压增大、电磁单元油位升高准确分析出下节电容分压器内绝缘油发生内渗,电容片发生击穿,并通过停电试验、解体进行了进一步印证,同时提出了对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日常检修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红外测温;二次电压;内渗;电磁单元油位


0 引言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与常规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相比,CVT除可防止因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外,在经济性及安全性上还有很多优越之处。

本文通过介绍一起经红外测温发现220kV CVT下节电容分压器局部发热,进而发现其绝缘油内渗造成电容片击穿的案例,阐明了红外精确测温对于发现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的重要意义。

1缺陷发现与分析

1.1红外测温

某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CVT型号为TYD220/√3-0.005H,2016年5月投运,2020年12月24日试验人员开展红外测温工作时发现该间隔CVT A相下节瓷瓶靠近上部法兰部位测温异常,如图1所示。

615554c975333_html_bd3429f0975d515c.png

同时结合表1,根据图像特征判断法,纵向分析A相下节瓷瓶前三片伞裙处存在明显热点,为-27.2℃,与上节温差为4.2K;横向分析下节三相温差为3.4K,现场经多角度多方位拍摄,各角度均存在发热现象。



615554c975333_html_7b55b2625f3c752c.png

根据DL_T 664-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表1.1规定:热像特征为局部过热,温差达到2-3K【1】,应判定为存在缺陷,初步判断该间隔电压互感器A相内部可能存在电容片击穿,介质损耗偏大等严重缺陷,应结合停电进行检查处理。

1.2二次电压排查

由于电容异常会导致二次电压异常,对该间隔三相CVT后台二次电压进行排查,二次电压分别为:A相63.85V、B相61.68V、C相61.49V,AC相相差2.36V,电压不平衡率3.8%,A相二次电压高于BC相。综合分析判断二次电压升高的原因为该相CVT下节电容分压器高压电容(C11)可能存在击穿,C11增大,在中压电容(C2)正常的情况下,C2承担的电压升高,进而导致电磁单元一次侧电压升高,因此二次电压升高【2】。

单个电容片电容量约为1uF,每一节电容分压器内均由多个电容单元片采取串联方式组成。已知出厂试验值C11:12095pF, C2:65100 pF,上节电容C12:10250pF,下节总电容C11C2:10200pF。

根据出厂值计算高压电容:

615554c975333_html_b5fa738cb5c13e9b.png = 5548.2pF

式(1)中C11为下节CVT高压电容电容量,C12为上节CVT高压电容电容量, C1为CVT高压电容整体电容量。

三相电压平衡,取B相、C相二次电压平均值作为A相正常时二次电压值约为:


615554c975333_html_41a3b0a8b783ce1e.png

=(61.68+61.49)/2=61.59V

A相一次侧实际电压约为:

UA’=Ua’×2200=61.59×2200=135.5kV

A相后台一次电压为:

UA=Ua×2200=63.85V×2200=140.5kV

根据出厂试验数据:

615554c975333_html_bdf5a678e2d3954d.png

=5548.2×65100/5548.2+65100

=5112.5pF

式(2)中CN该相CVT的整体电容量,C2为CVT中压电容电容量。

根据理论计算,目前A相整体电容量约为:

615554c975333_html_53643994c220f4bb.png


= 1000000/5112.5- 1000000/5301

=7片

式(4)中C单为单个电容片电容量。

1.3 电磁单元油位检查

2020年12月24日,观察三相电压互感器电磁单元油位,A相油位满油位,BC相1/2油位,查询历史油位变化情况,A相油位自2018年有明显增长。

2 设备停电处理

2.1 现场停电试验

2020年12月27日,对该间隔电压互感器A相进行停电更换工作,同时对故障相进行一二次绝缘电阻、介损及电容量、变比及二次直阻测试,其中A相下节高压电容C11介损及电容量、下节电容分压器变比试验数据异常【3】。

2.2 设备解体检查

(1)电容片电容量测试情况。

吊出外瓷套后,可以发现下节电容分压器由5组高压电容单元及1组中压电容单元组成,每组电容单元由多片电容片组成。

利用电容表依次对下节整体电容量、C2、C11(共5组组成)开展电容量测试,详见表6,下节整体电容量、C2与停电试验数据一致,在开展第一组高压电容组电容量测试时发现数据异常,其余四组未见异常。确定故障部位为第一组高压电容器组。

615554c975333_html_7ee70536aba7935b.png

根据电容量测试结果,对第一组高压电容组内第1-7片电容片进行进一步检查,发现7片电容片均存在明显击穿放电点

4 原因分析

电压互感器下节电容分压器高、低压套管法兰螺栓安装工艺不良,造成高、低压套管与下法兰连接处密封失效,下节电容器绝缘油内渗到电磁单元油箱内,下节电容器内油位下降,上部电容芯子裸露,绝缘强度下降,致使下节电容分压器自上而下连续7个电容片被击穿,电容分压器内绝缘油色谱异常,红外图谱检测异常,高压电容电容量增大,电磁单元一次侧电压升高,进而导致二次电压升高。

5 结语

(1)电容分压器内部电容片击穿后,二次电压会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运维人员日常巡视时应密切关注二次电压的变化,当发现二次电压异常时,应及时开展设备外观检查、红外检测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