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探索

翟庆旺

山东省平阴县栾湾学校山东济南 250400

摘要:为了跟紧我国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作为国之根本,不断的变革出新是势在必行的重要决策。其中初中教学部分作为过渡阶段,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饱满,为了实现进一步的知识强化,各大院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结合互联网开展教学设计,对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是为了保证教学设计更完善,从而促进物理教学的良好发展.本文就"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物理科学;教学探索

引言: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进行信息技术融合的先天条件越来越好。在设计、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但也要注意如何把握教学的核心,因为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也会是另一种变相的"灌入式"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校园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应该积极开发新的融合案例,更新传统的教学手段,最终实现教学教研多样化、高效化的目的。

1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活动不该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而是应该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促进深度学习,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信息"型认知结构的特点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科学探究课的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学习的热情,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情感,提高科學实验的可探究性,进而形成深层次体验的课堂。

2互联网资源融合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探索

在日常科学探究课上,由于时间有限,七要素无需面面俱到,否则就会出现探究流于形式的问题,学生只是走过场。在不同的科学探究课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七要素要有所侧重。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助力学生体验深层次的科学探究课堂。

2.1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增强师生互动

物理教学相对枯燥,物理教师也大多较为严肃,师生间距离较为疏远,同时又因为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在上课过程中不敢与教师进行眼神接触和互动交流。这种消极的学习状态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更好的提升。"互联网+"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网络教学手段,这些手段的使用能够有效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与亲切,进而更加自信大胆地参与教师的问答互动。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展开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还能有效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在进行《光的传播》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展开教学。首先把灯关掉,教室陷入漆黑,教师询问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正常地读书写字吗?"学生回答"不能"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展现美丽的上海滩夜景,学生欣赏着绚烂多彩的夜景。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在学生回答"光"以后,教师继续询问学生:"还想知道与光有关的哪些知识?"通过这种特殊的师生互动,能够迅速将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在对知识的好奇中,顺利放下了各种心理负担。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大脑思维和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2借助互联网技术对物理实验进行动态演示

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包含了大量实验教学内容,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教师难以在课堂上将教材中所有的实验都完整地演示出来。在互联网进入教育领域之前,教师碰到无法进行实验的部分,通常是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对教材中各种语言描述的实验过程进行发散想象。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难以充分借助各种实际生活对实验展开发散联想。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各种无法在教室进行实际演示的物理实验,通过动画的形式动态地演示出来。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中的放大、缩小和暂停功能,将实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显示出来,确保学生对这些部分观察得更加仔细。这种利用互联网动态演示实验过程的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对课本中的各种物理实验理解得更加透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科学探究:声音的特性"一课,对于探究声音的响度(或音调)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使用手机软件phyphox观察音叉发声的振幅(或频率),通过分析波形图判断振幅(或频率)对响度(或音调)的影响。应用这个软件学生需要经历分析波形图这一信息处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是直接被告知,而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这种动态演示教材内容的方式,确保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学生的物理思维也能更好的形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确保当前的课堂教学能够真正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教师就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各种网络教学知识,与时俱进,创新性地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确保学生通过多元化的网络教学,有效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物理思维和物理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综合学习能力的快速发展,为未来的物理学习打好基础。

2.3利用微课构建物理知识平台

学生之間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的不同,学习时的思维方法也存在着差异,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够快速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各种抽象概念,并能够自主推导出各种物理公式;有些学生发散思维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对各种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进行发散联想,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学习物理知识显得比较吃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利用互联网形势下的微课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灵活的微课来拓宽教学渠道,构建物理知识平台,满足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不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微课视频资源,让学生在对知识学习的自主选择中,有效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物理思想与物理素养的顺利形成。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运动和力"的延伸,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因此,这个章节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将本课重点知识设计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来辅助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与含义,有效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在微课中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这种利用微课来开展物理教学的方式,能够让物理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也能在对微课学习的自主选择中,有效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效率。

3结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探究将是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方向,科学探究的七要素在不同的探究课上应该有所侧重,在不同课培养不同的关键能力问题上融合信息技术,真正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初中物理知识中有许多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方式,能够将这些知识以声、光和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各种难以理解的知识就能进行动态化和形象化的观察,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旭虹,叶平宝.以学生为主的实验探究教学建议——以沪科版教材为例[J].中学物理,2020,38(09):2-4.
[2]马万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9,(1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