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图书馆信息化 资源建设探索

文庭庆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

【摘要】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必须由单一的现实馆藏变为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并进。作为信息传播中心的图书馆,必须尽快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过渡与转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设施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而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式更直接、更方便、更有效。网络信息的海量和易传播性、共享性促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向网络空间拓展,这样就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及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挑战,促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必须由单一的现实馆藏变为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并进。作为信息传播中心的图书馆,是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必须尽快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过渡与转型。

  一、信息全球化对图书馆带来的冲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使图书馆这个信息传播中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又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信息交流。促进了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全球化,使图书馆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不同国家之间图书馆的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使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推进,图书馆将面临着全球化传播中的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等信息与知识的差距,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的差别等问题:另外,在因特网浪潮的冲击下,各种信息传播和服务机构纷纷涌现,使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受到冲击,面临着激烈竞争的考验。图书馆将如何与这些机构进行分工、融合、竞争与合作,如何为自己正确定位,是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图书馆信息网络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信息共享的快捷传播方式,已经无处不在。网络信息容量巨大、传播速度快、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激发了人们通过网络查询、阅读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快捷、方便、有效的获取信息,这就对图书馆传统的资源方式提出了挑战。

   如何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首先面临的是信息资源开发的服务取向、市场定位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不能看作单纯的公益性机构,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公益性质。政府每年对图书馆均有相当的投入,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以作为回报,即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图书馆又不能也不可能将经济效益弃置高阁而不顾。因此,信息服务工作首先应立足本地的信息市场,在这个领域里灵活多样地展开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这里的灵活多样包括公益性服务和有偿服务,也包括服务方式和服务层面的多样化。目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信息被作为亟待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而写入了党的决策文件。作为信息开发关键部门的图书馆更应适应社会的信息化趋势,利用先进的服务手段,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服务活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而信息服务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首先应立足于本地区,尽可能依托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开展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繁荣本地文化生活,同时又符合自身服务水平和特点的信息服务。因为信息服务领域无限宽广,每个图书馆都要在其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角色。只要善于抓住机遇,正确谋略,勤奋开拓,信息服务的前景将是无限光明的。




三、信息全球化加快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步伐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手段,加快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步伐,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1.树立现代意识,转变传统思想观念。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具有内容广泛性、访问快捷性、搜索网络性、资源动态性等特点的虚拟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使图书馆的资源由传统的馆藏扩展到整个网络的信息空间。极大地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种类,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由单一的实体文献馆藏转变为实体文献和虚拟文献并存的馆藏。同时也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建设模式。因此,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抛弃“小而全”分散封闭、自我发展的传统藏书模式,用集中、开放、联合、整体发展的新理念指导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2.充实和完善数据库资源,加快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数据库资源,文献资源的质量和规模,实际上就是数据库的质量和规模。将图书馆馆藏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及其他各类载体文献信息数字化,组织成数据库投入网络,目的是提高馆藏文献的易用性和共享性。因此,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数据库。

  3.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体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在设计各自的馆藏资源体系时,应根据自身机构性质、服务对象、原有收藏基础、硬件设施、软件配置、发展目标等因素,来选择确定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集标准。

  4.重视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虚拟馆藏信息量。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不仅要开发现实馆藏,更重要的是开发网上虚拟信息资源,即把虚拟馆藏转化为现实馆藏。图书馆应重视把网上信息作为重要资源,对其进行选择、组织、加工,对检索到的各类信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梳理以及综合归类,使之成为有序的、可用的虚拟馆藏资源,从而扩大虚拟馆藏信息量,以方便读者利用。同时,在建设虚拟馆藏时,应充分利用导航库技术,即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信息,这样就可以把网上一些主题相关的内容集中,以方便用户检索为原则,用熟悉的语言组织起来,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导用户查找、利用信息,从而使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得更多的信息。

  5.扩大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比例,提高文献利用。目前,虽然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仍然是满足读者群最便利、最直接的信息资源,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图书馆提供上网服务的保障体系。但是,为了适应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图书馆应扩大对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比例。

  总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规划。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集中人力、财力,建设国家级大型数据库。对图书馆来说,应加强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避免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在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化、网络化的原则,同时引导数据库建设向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联接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的高智能、集成化的网络传递中心,成为管理控制智能化、信息资源共享全球化、人员素质信息化的国际化信息中心,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霞.浅谈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4

  [2]比尔.盖茨:未来时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

  [3]景海燕.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之比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