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应用分析

夏雨,郑成名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属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工作,科学的规划设计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优化居民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城市经济、环境及人类生存活动保持平衡与和谐。为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必须重视生态城市的构建,确保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为可持续发展策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在城市规划中应重视经济建设,并考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特别是城市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确保城市规划设计与环保目标相契合。本文就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应用

引言

当前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相关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增强其规划设计效果,高效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针对性强的研究工作,确保规划设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效果良好,满足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要求,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率,获取参考利用价值高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加以使用,促使生态城市始终处于良好的建设及发展状态。

1现代城市绿色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1缺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化过程工作建设是不断加强整个城市环境宜居绿化效果、提升整个城市环境整体绿化形象的有效沟通渠道,提高城市绿化率必然有利于大大提高整个城市整体土地和水资源利用价值,所以一定要充分重视城市绿化工程建设这项工作。但是现在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的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中,还仍然存在不少的技术问题,直接地限制了绿地系统规划效果的充分发挥。规划绿地系统的建设流程中,并未真正的充分考虑利用山体、植被以及江河水系等土地绿化保护资源,或者并未真正地切实做好土地使用保护工作,缺乏绿地指导者的作用,保护绿地工作也同样仅仅是面子工程,直接增加了整个城市绿地建设及发展的成本。

1.2生态城市理念难以落实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目前,生态环境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目标。但是,有些企业发展不惜牺牲环境,生态城市理念难以落实,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地方企业严格贯彻执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为子孙万代留下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中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2.1服务性原则

为了使生态城市可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应考虑服务性原则的要求。(1)设计人员可将生态性与服务性原则相结合,满足当下城市发展的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规划设计工作,促使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可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建设事业长效发展要求。(2)城市规划设计中可在服务性原则的指导下,完善针对性强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制度,使其设计质量更可靠,获取应用价值良好的设计方案,确保生态城市建设有效性。

2.2经济性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应改变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引领城市居民在工作与生活朝生态、绿色、健康的方向靠拢。确保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城市交通道路设备和绿化设施进行设计时,应渗透人和自然和谐的理念,引导城市居民树立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工作与生活中应减少污染物排放,主动保护环境。应促进能源消耗产业向低碳型产业转型,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依托关键产业推进生态工程项目发展。

2.3其他方面的设计原则

  1. 地域性原则。在该原则的支持下,有利于提高绿色植物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成活率,提升城市建设中的效果,并使其具有更好的生态功能,实现对绿色植物的高效利用。(2)完整性原则。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完整性原则考虑,可实现对城市实际情况的全面分析及调查,实现对调查结果的高效利用,提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质量,增强其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3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1合理绘制生态城市

在生态城市规划体系构建中,应强调环境质量、生态改善,对城市建设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城市绿地面积进行科学规划,以改善城市风貌,对于中心区域、大规模开发区等,应设计更舒适的城市空间。在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制定与讨论时,应将生态环保作为大部分工作的出发点,考虑城市经济总量,结合自然环保等内容进行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统筹平衡环境、社会、经济三种元素的关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3.2及时更新设计理念

为了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保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良好的应用状况,应及时更新其设计理念。(1)合理运用精细化设计及创新理念,将其渗透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确保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增强其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2)结合城市的自身发展特点,对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良好设计理念的配合作用下,为增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提供科学保障,满足设计方案的实际要求,为具体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避免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效果。

3.3绿色生态城市空间设计

在生态旅游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切实做好整体设计方案,设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综合考虑分析当地的传统风俗、习惯特色、文化风貌特征以及建筑风格艺术魅力和文化吸引力,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合理设计当地的特色产业结构、景观建筑布局以及商业住房配套建筑设计等其他各个主要功能服务区域。设计方案完成后还可能需要再从多方面深入进行设计论证,确保整体设计方案的准确科学性和可行性。设计工作人员还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必要条件下,研究当地的城市建筑、广场、道路等城市人文景观以及各种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等所构成的城市生态环境,设计并提出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同时全面深入考虑当地城市基础设施结构的城市整体规划框架,通过各种低层立体规划、高层立体规划以及各种平面立体规划等手段做好城市景观设计规划工作,满足现代社会城市对生态环境系统的需求。

3.4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一种生态系统,相比其他生态系统,不仅环境梯度更大,且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拥有丰富的土壤、水源和湿生植物等,还有助于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有些城市在最初设计排水系统时,由于修建不善,或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建筑物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了破坏,导致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明显,旱涝等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升高。加强对城市湿地的保护,不仅能提升城市对旱涝灾害的抵抗能力,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还能提升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推动城市长远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彻底转变以往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现代城市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齐名.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健康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城市建筑,2020,17(24):32-33.

[2]王雷.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交通世界,2020(21):10-11,35.

[3]都秉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研究[J].地产,2019(16):43,59.

[4]沈清基,彭姗妮,慈海.现代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及展望[J].国际城市规划,2019,34(4):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