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施工作业区间性安全管理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供水管网施工作业区间性安全管理探索

刘军 王富鹏 马俊杰

克拉玛依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随着城市供水管网的逐渐增多,老旧小区管线老化问题严重,供水管道抢修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成为当前供水管道维护中的重要管控内容。在施工作业时间内,安全关键节点的管理是否合理,在整体施工作业区间内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重点讨论,在施工作业区间内,区间性安全管理的使用原则及实际应用。


关键词:供水;施工作业;区间性安全管理


引言

城市供水管道工程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供水管道的正常、安全的运行为城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供水管网也逐渐增多,供水管道常年埋设在地下,老旧小区管道老化问题严重,供水管道抢修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成为当前供水管道维护中的重要管控内容。

一、现有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下,人们对施工作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现有的作业效率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节奏,高效的施工作业,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的手段。

1、安全责任不明确

由于供水管道抢修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单位,例如,施工单位、设备租赁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等。每个单位都是独立的安全责任主体,如未提前明确各单位相关责任,会导致安全责任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各个单位为了逃脱责任,往往都会相互推诿,责任很难划分。再加之各个单位的负责人缺乏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没能充分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也是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因素,往往会因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等导致安全隐患,而且会影响工程质量。

2、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安全生产意识方面也比较淡薄,缺乏对施工的监督,往往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而对安全管理方面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施工单位没能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力度不足。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安全施工技术掌握不全面,再加之缺乏专业的安全指导人员,使得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过程中,一方面监督人员不足,现场监督往往只有一名安全员进行监督,在小范围作业时也许够用,但在作业面积大、或者作业时间长的时候,弊端就会展现的很明显。另一方面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难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另外,一些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各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范围也没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导致管理混乱,并且存在管理盲点等。

3、作业环境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施工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小区内施工必须疏散周围人群,道路上施工必须疏通周围车辆,这时仅有1名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场机具、设备的更新,机械设备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施工中,经过长期的作业分析,设备施工主要作业方式有纯机械作业、机械配合人工作业、人工配合机械作业三种,尤其是供水行业作业时,基坑塌方的可能性非常大,机械设备作业时,会产生大量视觉死角,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

4、安全生产技术落后

随着供水管道抢修施工作业规模的增加以及工程质量要求的提升,供水管道抢修施工作业难度不断增加,一些危险性高、施工难度大的施工作业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障这类施工的安全性,需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但目前我国在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5、缺乏资金保障

对于施工作业单位而言,往往很难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安全生产的资金得不到保障,并且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资金不足会导致施工作业单位无法购置足够的安全防护器具,不能给施工人员办理意外保险,而且没有充足的资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这些都使得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区间性安全管理的实践

1、区间的划分

按照“区间覆盖、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施工作业划分成几个区间,在区间内作业的人员称为区间内人员,在区间内没有工作的人员称为区间外人员,区间性安全管理就是把区间内、区间外所有人员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降低单个人员在作业中的风险,减缓个别人员在施工作业中的疲劳程度。

在作业区间内,每个在区间内的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时,都有随时叫停的权利,让所有人员都参与到现场的安全管理中去,让所有施工人员都有不仅仅是作业人员,也是安全管理人员。

2、工作责任划分

作业现场的责任划分,能够明确的划分工作职业,是推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为使区间工作运行平稳,首先明确各层级的工作职责如下。

(1)现场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现场工作的统筹协调及区间外人员的工作分配,负固定安全责任;

(2) 区间外人员主要负责区间内作业人员的安全、道路交通的疏导及周围环境的监护,负主要安全责任;

(3)区间内人员负责保证在作业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负较少安全责任。


61600d8436187_html_4ddfbf8e44b68350.png

1 区间安全责任关系图

当一个区间的工作完成后,区间内的工作人员身份转换为区间外工作人员,接替承担原区间外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在交接的同时,必须做到安全风险的交接。

3、现场管理的确定

施工现场确定一名干部或一名班长为现场主要负责人,赋予管理整个施工现场的权利,其余人员无论干部还是作业人员都必须服从管理,在出现指挥不当时,可以提出异议进行讨论。

现场主要负责人必须定期对区间内和区间外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使其掌握并提升现场安全风险辨识的能力。作业人员上岗前应通过考核,考核以“笔试+现场”形式,由监理牵头组织并实施,以检验作业人员对现场安全风险识别、操作流程、应急处置等掌握情况。

三、区间性安全管理的推行

为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在对每天的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的人员进考核,同时对在每次检查中都表现良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做好奖罚分明,有法可依。 

1、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将季度奖中提取5%-8%作为安全奖,实行个人分数兑现制,所加分数在季度奖中体现。

2、在大型施工作业或难点施工作业后,召开研判讨论会,分析研判施工作业中的优缺点,个人及团队的优势及短板。

3、对作业区间内、外人员不履行安全职责的,根据情况扣除1-2分的分数,扣除金额纳入季度奖中的安全奖。

4、对在区间作业内、外人员能够认真履职尽责的,能够发现并有效规避安全隐患的,进行相应的加分。

5、每次作业完毕后,由此次参与作业的班、组长记录今日工作,内容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处理方法、参与工作人员及设备、使用材料、风险辨识、防范措施。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现阶段施工作业中有哪些问题及不足之处,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利用区间性安全管理来达到解决目前问题的目的,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更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沈艺宏.浅谈供水管网维抢修施工安全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6(01):51-52+54.

[1]张磊. 城市供水管网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作者简介:刘军(1973-),男,新疆克拉玛依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