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同管理的项目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3

基于合同管理的项目管理研究

郑 重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工程建设中的合同管理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其影响到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决定着项目的经营质量。对此,本文围绕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合同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通过建立全过程项目管理体系以明确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保障项目建设稳定性与可靠性,推动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全过程;管理措施

伴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对于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需求显著提高,而在项目管理体系内,合同管理既是企业开展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又是工程建设企业国际化与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合同管理过程存在合同标准不完善、合同审查不合理、合同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展开。对此,需深入挖掘合同管理的管理要点,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以此有效提升合同管理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持续、稳定、有序开展。

一、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1.合同管理的概念

合同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或数方确定各自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管理是指为规范合同涉及的各项事务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活动。在项目管理体系内,合同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方面,前者主要指由业务主管部门及工商管理部门负责的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目的在于确保项目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后者主要指由合同双方即企业自身负责的合同管理与监督,目的在于达到合同执行的预期效果。

2.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围绕项目管理体系,合同管理是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一方面,项目管理包含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面内容,而合同管理是诸多管理项目的开展前提,只有确保合同管理质量,才能有效约束项目管理过程,确保项目的稳定开展和合同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在项目合同制订、执行过程中,涉及项目法人、设计咨询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单位、政府多个项目参与个体,因此,通过开展合同管理,能够理清不同项目主体的责任关系与利益关系,保障多个单位的协调配合,从而确保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改善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

二、项目管理管理中合同管理的现状

1.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体系

在现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多种合同关系,形成复杂的合同管理体系。其中,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6160f7ad07800_html_5818c287b203a336.gif

图1 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体系

2.工程项目的合同类型

(1)总价合同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总价合同,其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合同形式。其中,总价合同指的是总价不得变动的合同,其优势在于能够最大化提升承包单位的建设积极性,并有助于建设企业控制工程建设成本。

(2)单价合同

单价合同是以单价为基准确定合同内容的合同形式,其优势在于能够缩短招标准备时间,减少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费用,但该类合同的管理难度较大,不易于造价控制的有效开展。

(3)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又称成本补偿合同,指的是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实际工程成本直接费用并按照协议支付管理费和利润的一种合同形式。其中,该类合同形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提高资金的回收速度。

3.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的主要方法

(1)风险识别方法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客观存在,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风险识别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常见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情景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统计资料法以及现场勘察法,主要就国别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商务风险进行识别。

(2)风险评价方法

对于风险评价,主要就各类合同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揭示风险对于项目管理的危害,帮助管理人员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体系。其中,常见风险评价方法包括统计与概率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主要针对工程设计风险、建设环境风险、建设单位风险、设计人员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材料供应风险进行评估,以此在合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支撑下构成合同风险控制体系,确保风险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风险处理方法

对于风险处理过程,主要受风险类型、企业资金、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影响,而常见风险处理方法包括风险回避、风险保留、风险排除、风险转移等。

三、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合同签订过程存在的问题

(1)合同主体不合格

合格的合同主体是确保合同签订有效性的前提,而保障合同主体合格性的关键在于确保其拥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然而,在实际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合同主体虽具备上述两种能力但却不是合同当事人的情况,即合同当事人的错位现象。

(2)合同文字不严谨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合同内容由双方协商完成,即合同应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然而,存在合同文字不严谨的问题,容易使合同内容产生歧义,进而使合同的执行受到影响。

(3)合同条款不完善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合同条款不完善是较为常见问题,比如违约条款的缺失,这使得合同单方违约出现时,另一方无法追究其责任,容易造成严重的利益损失。

(4)合同结构不合理

合理的合同结构是确保合同内容有效性的关键基础,而在合同结构体系内,从合同依托主合同存在,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保证合同和抵押合同等,但是,存在仅具有从合同而缺乏主合同的问题,这会导致从合同缺乏根据,进而失效。

(5)合同规定不合法

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合同规定属于无效规定,并不受到法律保护。其中,从目前来看,一些企业为转嫁自身风险,往往与下层单位之间签订非法合同,最终侵害了下层单位的利益。

(6)合同标注不充足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对于境外合同文本的处理,而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的合同制订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免会产生文本疑问,容易对合同的正常生效造成影响。同时,因语言文字不同,境外合同文本需配合足够的合同标注方可有效使用,但存在一些合同标注不充足的问题,使得合同执行过程存在风险,容易给合同双方带来利益损失。

2.合同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

(1)合同变更不及时

当项目建设方案或目标调整时,需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从而确保项目建设的有效性。然而,存在应变更合同变更不及时的问题,这会导致合同双方产生分歧,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持续开展。

(2)合同履约不透明

在承包单位根据合同要求开展工程建设时,需及时记录建设信息并发出必要书函,从而实现合同履约的透明化和动态化。然而,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合同履约不透明的问题,这使得合同双方沟通交流不足,容易增加不必要的工程建设成本。

(3)合同追究不积极

当发生违约事件后,一些企业追究责任的积极性不足,使得起诉时往往已经超过法定的诉讼期,进而无法追回应得的损失。

  1. 合同权力不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双方抗辩权,但大多数企业均缺乏较强的合同法律意识,这使得企业利益很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在合同危机发生后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

四、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1.合同双方合同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建设企业均未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且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意识相对薄弱,这使得企业无法对合同签订与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控,进而滋生了较多的合同问题。

2.合同文本分析重视不足

现阶段,我国缺乏统一的合同示范文本,且工程建设企业对于合同文本内容的分析重视显著不足,这使得工程建设过程容易出现因合同条款缺失所致的利益冲突问题,以此影响工程建设的持续开展。

3.合同管理人才相对匮乏

合同管理需要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其不仅应对《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具备充足了解,还应拥有全局化合同管理意识,应能够及时排查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合同管理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然而,我国尚缺乏足够的合同管理人才,这使得合同签订与执行的合理性难以保障,容易出现较多问题。

五、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开展策略

1.建立项目合同体系

完善的项目合同体系是确保合同管理有效性的基础所在。其中,应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体系的基本架构,理清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确定不同合同的制订方法,从而形成完善的项目合同体系。同时,应从企业角度出发,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从而有效规范合同管理工作,确保合同管理的科学性。一方面,应建立自上而下式的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包含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并明确不同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强化其专业素养和管理意识,从而确保合同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应针对合同管理全过程建立制度体系,推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调节性的管理制度,从而保障合同管理的有规可循,同时,应结合《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有效消除包括合同内容不合理在内的管理问题,保障合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持续稳定开展。

2.做好项目合同策划

在项目合同策划过程中,科学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是保障合同策划合理性的关键基础。其中,应重点围绕分包合同策划进行管理,包括对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物资采购等计划进行合理选择,对合同数量、预估利润、支付条件、履约保证等进行初步预估。同时,在策划前应充分做好项目现场勘察、对周边资源的详细调查工作,从而确保合同策划与工程建设的一致性,保障合同执行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如表1: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合同金额

合同数量

预计利润率

支付条件

总包合同

EPC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承包)






分包合同

专业分包合同






劳务分包合同






物资采购合同






设备采购






机具租赁






周转材料采购






周转材料租赁






工程服务合同











表1 工程项目出口合同策划表

3.采用合同标准文本

针对合同文本内容不规范问题,应在借鉴以往工程建设合同示范文本基础上推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征和行业要求的标准化合同范本。其中,合同标准文本应由法律顾问、成本部门、财务部门等多方面研究确定,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最大化满足企业的合同交易需求,以此提高合同编制、审核的质量与高效。

4.强化合同签订审查

对于合同签订过程,应充分做好合同签订审查工作,避免合同内容存在的风险漏洞,从而保障合同双方的切实效益。其中,除了应明确合同主体、合同范围、合同价格、支付方式、违约责任、合同结构和合同标注外,还应按照《合同法》严格就合同内容进行审查,通过及时修改合同内容以规避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从而在确保合同双方和谐合作的同时推动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开展。

5.重视合同交底工作

在合同签订完成后,做好合同交底工作,明确工程量清单,保障合同双方的协调一致。其中,合同交底涉及项目背景、合同主体、合同要点、合同意图、合同执行计划以及合同资料等管理要素,而应重点就合同涉及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方式、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进行明确,从而规避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6.注重合同过程管控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建立全过程合同监控体系,切实保障合同双方履行合同义务。其中,应重点围绕合同的变更问题进行管理,以规避工程建设不确定因素对于合同管理质量的影响。一方面,应严格按照《合同法》对合同变更进行审查,以工程设计图纸、变更指令、会议纪要和现场调查结果为依据确保合同变更的科学性,同时,考虑到合同变更对于工程建设效率的影响,应建立完善的合同变更流程,明确合同双方在合同变更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提高合同变更管理效率,保障工程建设的持续进行;另一方面,及时进行合同索赔,从而保障权益损失方的切实权益。其中,在索赔过程中,应提交相应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会议纪要、材料报表、项目管理记录等,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进行索赔管理,从而保障合同双方的正当权益,建立完善的合同风险预防体系。

7.加强合同事后评估

在工程竣工后,应针对合同双方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对合同策划、合同执行等全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对经验与教训都要系统总结。针对发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均应及时进行诚信评估,并构建诚信档案,对存有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及时记入诚信档案,进而以此提升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确保工程建设的公平进行。

8.建立合同信息系统

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搭建合同管理与合同分析系统已经成为提升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其中,除可借助合同档案库整合多类合同信息,提升合同管理效率外,还可依托合同分析系统就合同审查、签订、执行的合理性进行评估,从而显著保障合同管理的快捷性、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内,合同管理是一项兼具政策性、及时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其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市场发展,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总体效益。因此,应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全过程合同管理体系,明确各阶段合同管理的要点,并不断创新合同管理方法,革新合同管理理念,以此提升合同管理水平,推动工程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J].建筑与预算,2021,(08):131-133.

[2]宋扬雪.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与合同管理[J].砖瓦,2021,(05):126-127.

[3]陈伟.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J].房地产世界,2021,(04):113-115.

[4]周月萍,林芸,者丽琼.“项目管理合同纠纷”有哪些事[J].建筑,2020,(12):51-54.

[5]李俊.浅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的重要性[J].居舍,2020,(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