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管理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管理浅论

倪小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练完研究院 830011 身份证号码: 652201198709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特种设备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特种设备的监察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特种设备作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设备,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需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这也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述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提出了业界应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做好培训管理工作。

关键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种设备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生产生活中对于特种设备的依赖性逐步提高。特种设备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的危险性,要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违章作业、操作不当等造成的,因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操作技能规范程度、应急处理能力及思想观念水平直接关乎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对此,通过培训提升作业人员的自身能力,可有效减少事故发生。而各地市场监管分局作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管的直接监管主体,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也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1特种设备管理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形成,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发展趋势刺激了人们的各种需求,尤其是在诸多的生产生活中,特种设备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特种设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人们对特种设备的功能要求也日益提升。在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一般都会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其风险系数与特种设备种类有关,但不管是哪种特种设备,一旦出现不可控事故,都会对企业和个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加大了对特种设备的现场管理力度,对相关特种设备也做了一定的规范化要求。作为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在生产特种设备的时候,要根据国家提出的制造要求做出合理的调控,加强对现场设备的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特种设备基本处于一个长期运行的状态,这就会使得企业和个人容易忽略设备运行的安全情况,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事故的产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应用特种设备的时候,企业要做好各个环节的管控工作,以设备安全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将相关制度落实到位,最大化保障特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特种设备管理现状

2.1设备使用不规范

特种设备与普通设备有所不同,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诸多的操作要求,如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设备的不规范操作,将会导致特种设备面临严重的损坏与老化、磨损风险。特种设备操作使用的不规范,主要是由于操作人们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不熟悉、技术规程不了解、责任与安全意识匮乏所造成的。因此,特种设备操作方面的问题也是管理与维修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2技术水平落后、采购不科学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使用需求量的提升,特种设备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而在此竞争过程中,技术水平是关键的竞争因素。企业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特种设备的更新,如果其设备更新难以与市场保持一致,会使特种设备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特种设备技术水平落后,更新与使用难以与市场保持一致,落后的技术水平使得特种设备的竞争力不足。此外,一些企业在发展时,为适应市场竞争需求,采购了种类繁多的特种设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却难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不科学的采购同样会导致特种设备存在各种问题。

2.3缺乏对工作人员进行先进技术的培训

在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中人员的能力尤为重要,而如今社会当中科技快速发展,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各种先进技术也在不断地融入特种应急设备当中。然而在人员专业技能方面,很多企业在人员能力方面没有快速开展对应的能力提升计划,使得很多人员专业能力跟不上科技的进步,导致进行特种设备操作、运营、维护、善后的过程中无法全面做好。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管理优化

3.1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夯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制定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及时整改消除风险。严格敦促特种设备数量较多的企业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配备专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等,其他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员,做到设备按时检验合格、人员持证上岗。

3.2推行标准化,建立统一规范

目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很多特种设备监察员除了最基本的培训及自己学习外,很少有专业的执法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仅凭工作经验开展工作无法保证特种设备监察质量。同时,人员流动也使监察力量一直得不到提升。针对现状,通过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工作规范,明确"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工作要求。对八大类不同的特种设备,以《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为基础分别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文件及表格。监察人员现场检查严格按规范化表单执行能有效避免检查漏项,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根据检查结果建立示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邀请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向示范单位学习,通过对照学习和整改,整体提升特种设备的管理水平。

3.3强化监管人员的服务意识

传统的特种设备监管模式“重监管、轻服务”已不适应现有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转变监管人员的工作思维,强化服务意识尤为重要。不仅要做好行政执法、行政许可、特种设备监管等工作,同时还应注重对相关企业进行相应的培训及技术支持,协助企业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3.4提升应急管理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问题是应急管理的根本。对此,企业应当定期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素质培训,培训工作人员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应急设备的维护管理、事后恢复工作,让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开展应急管理。同时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促进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同时,针对绩效良好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激励,树立榜样,影响其他人员能够相互学习、不断提升,更好地开展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

结束语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是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工作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比较大,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做好多个方面的协调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不仅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更要将这种安全责任理念融入到每个管理人员的心中。特种设备现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做好每个环节的对接工作,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影,曹达纯,廖静茹.浅谈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监控[J].四川水泥,2018(35):94-95.

[2]刘光辉,刘守田,刘赞.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8(12):52-53.

[3]丁学德,周泉永.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作业安全管理水平[J].上海劳动保护技术,1999(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