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综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2
/ 2

非洲猪瘟防控综合措施

李 亮

广州市黄埔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非洲猪瘟在近年生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疫病,对养殖业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现状的研究发现,生猪疫病防控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强化疫病防控工作的相关措施,让防疫工作内容得到充分落实,保证生猪疫病防控效果,让养猪业快速恢复生产,以此推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综合措施;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达百分百。非洲猪瘟病毒不感染人,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无公共健康危害。但是,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任其流行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并冲击畜产品国际贸易。

1 非洲猪瘟流行的特点

在我国,非洲猪瘟是一类动物疫情,该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死亡率高达 100%,是威胁生猪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头号杀手”。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至今,给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损失。目前来说,2021 年非洲猪瘟依旧持续肆虐,其流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疫情范围更广

2018 年沈阳地区暴发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至今,全国各地陆续发现和确诊多例疫情,北京、青海、重庆、黑龙江等多个省市涉及到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当前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新冠疫情防控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导致非洲猪瘟疫情依然不容乐观。

1.2 发病率、致死率更高

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极强,可传播给任何品种的猪。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生猪非洲猪瘟发病率为40%~50% 左右,致死率高达 100%。截至目前,处置报告疫情扑杀生猪数量不计其数,损失巨大。

1.3 非洲猪瘟疫情更加复杂化

导致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和扩散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饲喂生猪污染非洲猪瘟病毒的泔水;调运和交易带毒猪及患病猪;猪群接触被非洲猪瘟病毒所污染的工具、物品及车辆以及饲料、饮水;蚊蝇、野猪等也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载体。我国人口众多,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巨大,频繁调运生猪及猪肉制品,增加了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范围及暴发几率。非洲猪瘟疫情暴发至今,我国高度重视对疫情的处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的传播和蔓延速度。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过于复杂,再加上生猪数量多、分布不均,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导致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式依然非常严峻,防控任务依然艰巨。

2 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动物防疫条件不合格

许多小型家庭养猪场基础条件比较差,在养殖期间不注重消毒和清理工作,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消毒区域和隔离区域,动物防疫条件不达标,无法实现生物安全的有效落实,而且养猪场建场的位置与居民区、交通道路等距离较近,甚至有的猪场就设在生活小区内,可传播疫情的媒介比较多,极容易导致疫病发生。

2.2 免疫防疫管理不到位

部分养殖人员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符合养猪场发展的免疫防控管理体系,通常只是等待当地防疫部门主动上门,才进行疫苗注射,所以经常出现接种不全面甚至漏免的情况。部分养殖人员既不了解、也不关注当地猪发病特点和流行情况,没有完善免疫防控程序,无法对各类疫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导致疫病防控不到位。

3 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措施

非洲猪瘟最终的死亡率与病毒毒力的强弱、病毒载量和猪的易感程度及压力状况(应激)等有密切关系。免疫保护强的猪对病毒感染抵抗力也增强。母猪缺乏运动、贫血易感,或采食不足,因而易感,个体发病概率更高。因此针对母猪补血益气,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降低猪群应激的保健方案十分重要。

3.1 加强动物调运监管工作

要结合各地区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高速路口动物检查站,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要求和规范,进行布局和设置,不能存在空有其表甚至不作为的情况。当地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动物调运监管职能作用,确保及时发现流通领域中的疫病情况,应选择就近屠宰的方式,并做好严格管控和限制调运工作,控制疫情风险大范围传播。尽可能地减少除种畜之外的活畜商品跨省流通,实现对活畜商品流通的严格管控,消除疫情传播风险,以防出现疫病大面积传播的情况。

3.2 做好公共卫生防疫工作

加大动物卫生防疫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人员数量充足,为相关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支撑。建立专门的疫病检测实验室,不断提升检测能力,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出病情,并做好下一阶段的防控工作。对于运输生猪的车辆要及时报备,并做好全面清洗和消毒工作,确定各项指标都合格后,才能允许生猪运载。要根据消毒清洗配备设施,在车辆运送后要进行彻底消毒。对于饲养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药物等,也需要进行消毒,并安排专门的储存位置,设立独立的消毒通道,防止二次污染。

3.3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防疫队伍

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养殖人员认识到开展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养殖期间应充分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做好引种报备、疾病检疫和免疫预防等工作,提高疫病防控意识。有关部门要加强先进防控技术方法的推广与应用,传递新型防控理念,不断提升防疫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完善政策制度的方式,明确防控人员的职责与义务,让基础防控工作能够得到充分落实。

3.4 加强防疫监督管理

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提高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先进技术软件的功能作用,对各方面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确保准确、及时了解每个养猪场生猪的具体数量、免疫接种情况、疫情排查落实情况和销售调运情况等,实现多方面信息数据的快速采集,并结合采集结果进行动态化管理,为各项防控工作的充分落实提供保障。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内容的建设,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与管理,同时对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一些违法违规的单位要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依规采取处罚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防控形势看,非洲猪瘟对养猪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后续的养殖工作短时期内都很难恢复,而且防控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对养猪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对疫病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控,就必须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并长期坚持。通过不断探究和总结近年来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发现,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并根据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对防控方式和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对每个环节都加强监督和管控,注重细节上的管理,可进一步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玉芬,赵大海,倪宏彬.浅述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0):127-130.

[2] 周顺丰,刘晓明,刘翠娇.从非洲猪瘟特点谈疫病的综合防控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0):131-135.

[3]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 [D].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0(04):121-131.

[4]黄水交,等.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8,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