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学风现状及问题分析——以H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2
/ 2

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学风现状及问题分析——以 H 学院为例

童明勇

黄山学院 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更侧重于培养应用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地方本科院校也逐步朝着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向发展。不管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如何改变,学风建设永远不能懈怠,一个高校的学风是学校长远发展、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问题

古文中关于学风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礼记·中庸》,其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现代往往以“全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全面的思想和方法”来定义学风,学风不可只狭义的定义在学生身上。而说到学风建设,一所高校的优良学风的养成,不仅仅靠学生求学的自主意识,更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管理人员的监督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息息相关。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约束,相互影响,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无论是日常学风管理还是优良学风培育,都要齐抓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学风建设不仅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风气,也要同时培育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的优良风气,形成教师严谨治学、狠抓教学水平、刻苦钻研专业的优良师风。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学风与教师的师风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与学的持续互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师风与学风良性发展才能互相促进,互相正向引导,最终形成严谨、求真的校风。

  1. 学生自我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于社会及个人的学习目的属性偏差较大

对于一名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学习”是自己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进入大学之后会首先在心底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学,学习能否实现自己的追求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学习目的的体现。笔者在每年迎新期间都会对新生关于学习目的做一些调查,大部分学生都不明确自己学习的初衷和将来的一个再升和前进的方向。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前进的航标,更是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它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学习者进行学习行为的根本原因。同时学习目的也同样指学习者达到自己内心标准,目标要求和成功水平,它在另一层面上也反映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去谈,学习是指个体的一种活动过程和成长跨度,所以这样延伸到“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条件和驱动下所积累下来的表现活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谈,学习也同样是一种社会的表现活动,这样也就表明个体的学习不仅联系着个人的行为准则同样也关乎到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学习”去改变自然的现状,改变社会的问题,改变自身的本性,才使得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迈向更完善的生存目标。因此,现在说的学习,不再是满足于个人需要的层面,还有着社会需要的层面,这也是前面所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不仅要考虑到个人属性,也要考虑到社会属性,思考个人学习进步对社会的贡献,思考如何让自己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笔者对迎新期间新生调查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归类,从结果来看,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分为三大类,一是自我的学习目的,满足自我的发展所需去学。二是为他人的学习目的,即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三是社会学习目的,及为了国家做贡献,为社会而学习的格局与抱负。基于第三点学习目的而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少,这正是学生对社会和个人的学习目的偏差较大的体现。与此同时,在调查的新生中也都有着“没有想过,随遇而安,既来之则安之”的学习态度,这应该是当下很多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术诚信的重视和遵守不够

学习态度是指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其中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心里感受。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从刚进入大学就一直感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学术和研究憧憬,同时也体会着在与老师的科研成果成功的喜悦中。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他们整体的学习态度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状态。而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就不容客观,寝室打游戏、寝室追剧、校园恋爱、无故旷课、编理由请假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地方性高校所存在并一直保持普遍的情况。在学院组织学生代表谈话、系列问题反映等师生座谈会,都指出学习态度在各个方面的体现,在学院及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提升却还是处于中等的水平。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着一个很奇妙却是很明显的特征——“集体影响力”,在大学生活中室友和班级同学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对象,他们的行为准则也间接的甚至直接的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在寝室里一个人的游戏可以带动其他的“五黑”,一个人的八卦可以牵动过往的流言蜚语...这些都是在一个集体环境下所造就出的“产物”,在一个没有学习氛围,没有较积极的学习态度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也不会太理想的。

同时在不端的学习态度下,学生对学术诚信也没有较高的重视和遵守,在学习任务的论文总结、个人感受、认识程度的学术作业、实验报告等方面,学生大部分都直接从网站抄取,不以为耻反而因此侥幸。学校虽制定了考试作弊的严肃处分方式,但在各类考试中,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的抄袭携带的行为,没有真正做到诚信考试的规范标准。

(三)学习投入不够,学习行为有待改善

学习行为是学习者基于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通过学习工具和在学习环境下相互作用的统称。学生学习的主题是课堂,他们的学习行为的表现也最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同时学习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学习行为也分成了“学习投入”“学习习惯”“学习途径”“学习策略”四个模块,都集中体现了学习行为它的重要和影响结果。行为也有着学生的学习品质,大学生的学习品质,直接决定了大学教育能否创新发展。然而在地方性高校,不少学生存在专业学习兴趣欠缺,学习计划落实不到位、不具体,学习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品质差也成了我们不争的事实。

(四)学分问题失衡

在地方性的高校中现在都会存在一些学分问题失衡的教育情况,如在H学院,本校使用累计活动分值APP操作如“盗梦空间”,“步道乐跑”...这些综合活动的教育软件,让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有着不明确的看法,同时在这些教育活动的驱动下,“买分”“乐跑作弊”的情况不断出现,学生没能合理的分配时间、正确的使用这些活动平台,更多的是为了挣学分不择手段、缺席专业课程就为了参加活动获取学分。很多学生第一课堂都没学好的情况下,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第二课堂实践中。地方高校本科生的学习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不仅仅让我们更加明确问题所在,同时也对学生、班集体、学校敲响警钟。

参考文献

[1]郑玲,向泽雄.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J].巢湖学院学报,2018,20(04):14-18.

[2]林祥柽,王晓帅,马臣.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提升路径[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04):119-122.

[3]葛宾.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21(14):40-42.

[4]王永会. 地方高校本科生学风调查与学风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6165495e9f43a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