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4
/ 2

“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张磊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涉及水电、设备、食堂等诸多管理内容,管理质效的高低成为了制约高校运营能否稳定的关键因素。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后勤管理要契合时代发展需求,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现代化的后勤管理。为此,本文章从高校后勤管理问题的分析入手,总结了当下后勤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几方面问题,而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后勤管理


在全球经济形态逐步改变的过程中我国也逐步迈入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逐步与各个行业领域融合渗透。自“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行后,教育领域也受到了影响,高校后勤管理呈现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依托新媒体平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信息获取、整合与利用,可为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也可推进科研工作开展,为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其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1.1后勤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是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后勤管理信息化实现的保障,可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质效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后勤管理规范性不高,制度建设形式化严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及管理方面,并未实现清晰的权责划分,工作流程分配也不合理,未能明确工作完成的具体时间,考核方式也未详细确定,导致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出现各类问题,限制了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

1.2缺少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

信息化建设要以软件及硬件设备为基础,高校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采购硬件,并配置与之相匹配的软件系统。由于高校的经费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经费数额有限,经济水平较差的区域经费充足性难以保障,因而后勤管理方面投入经费较少,没有充足的资金购置硬件及软件设施,也没有充足的资金保养与修护老旧设备,因而限制了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改变,延缓了其信息化建设进程。

1.3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高校管理中并未将后勤管理置于核心地位,认为后勤管理涉及事务繁杂琐碎、技术含量不高,在后勤管理人员考核方面不够严格。高校存在后勤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缺失的现象,后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契合后勤管理信息化要求,不具备危机意识,不具备主动学习先进信息技术的思想,拘泥于陈旧管理模式,不愿做出改变,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高速发展,导致后勤管理信息化无法实现,管理质效难以得到显著提升。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实现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为后勤管理信息化规范建设提供约束

为扭转后勤管理粗放型管理导致的管理缺失规范性问题,增强师生服务体验,需要构建契合信息化建设的后勤管理服务机制,通过服务水平提升,优化后勤管理效果。首先要强化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同时,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细化管理内容,确保业务、服务工作的精细化开展。此外,还要明确后勤管理目标,找准管理重点,在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与统计信息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精准度较高的管理报表,对后勤管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针对管理不足之处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此外,还应注重于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将高水平的服务融合至后勤管理的所有环节。

2.2加大经费支持、完善信息化条件、利用多种形式实现信息化管理

互联网时代,高校应构建数字化校园,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模块化建设,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在信息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保障下,契合新形势建立、实施与之相匹配的运行管理机制。要为后勤管理信息化实现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打造后勤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购进充足的硬件设施,配备先进的管理软件,以计算机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利用手机APP在后勤管理与服务对象之间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与及时交换。条件具备的高校,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后勤管理APP的研发,在此APP支持下,可将后勤管理相关事件及时传达给教职工及学生,并可在此APP上完成事务处理,可提升后勤管理工作效率。若经费不充足,也可开通后勤管理微信公众号,在此新媒体平台上向师生推送后勤管理信息,既能节约开发成本,也可实现后勤管理效率提升、工作流程简化的目的。

2.3加强后勤管理团队建设,提升后勤管理信息化能力及服务水平

高校管理中,后勤管理需要依靠人来开展,而人员培养则是保障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的重要举措。高校需要将后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考核纳入管理重点,认识到高校管理方面,后勤管理工作对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生活管理所提供的服务与保障作用。同时,针对后勤管理人员展开定期化、主题性的培训,增强其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之能够正确应用后勤管理软件。还要增强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契合时代发展需求,自主强化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为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还需招聘与吸纳专业化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优化后勤管理团队结构,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后勤管理团队,通过专业的管理及高水平的服务提升后勤管理成效。

3.“互联网+”时代后勤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分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必然要对以往依赖于人工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行摒弃,迎合师生需求,引入新型后勤管理理念,构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融合科学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后勤管理服务成效的优化。可在后勤管理中融入电商经济的“C2C”模式,利用此模式实现食堂采购管理的优化,逐步提升采购管理质量效益,通过供应商的对比分析筛选信誉佳、实力强、资质齐全的供应商作为合作对象。同时,还可将“O2O”模式应用于后勤管理工作之中,在此模式基础上实现食堂订餐式管理,依托互联网开发线下商机,打造线上交易平台,师生可在网络上挑选服务类型,在线支付服务费用,并享受线下的后勤服务。

结语:面对科技的高速化发展,高校的后勤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向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方向转变,这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在高超的管理能力、良好的管理质量支持下,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打造,培养专业化的后勤管理与服务队伍,并通过后勤安全管理力度的提升,实现高校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完善、更加优质的生活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火根."互联网+"环境下的高级技工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J].湖北农机化,2019(24):24.

[2]方周泉.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7(2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