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4
/ 2

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李杨

郎溪县高井庙国有林场 安徽宣城 242100

摘要:所谓营造林,就是指通过人为方式种植大面积的树木,借此对土地环境质量进行有效改善,以此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于地质条件不好的区域进行营造林的建设,能够提高土地质量,也能够在林木成长之后为林木加工工厂提供原材料。而在建设营造林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相应的技术手段,而传统的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弊端,会影响到营造林的建设质量。相关部门要结合营造林的建设需求及实际情况,对原有技术进行合理改进,进一步增强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问题;措施

引言

林业营造林技术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速度的加快,充分发挥林业所具备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过营造林工程的实施可以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和风沙问题,避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危害和影响。但是由于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所需要兼顾的要点过多,导致技术应用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没有发挥营造林技术的优势,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营造林技术优化措施的研究。

1林业造林技术

植树造林的播种,即树种的直接播种,操作简单,无需种植整株苗,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植树造林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高质量的土地、充足的土壤养分、不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稳定的种植环境。还应在种植后期对苗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充足的产地。把植物分开种植,把树木的根和树枝种到土地上,缩短发芽时间,确保幼苗生长。植树造林的过程简单,生存率高。但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不可能承载原有树木的优良基因。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植树造林,不断培育种苗为造林材料,突破土地限制,充分发挥树种的效益。

2存在的问题

2.1林地修整工作缺乏重视度

对林地进行有效的修整,有利于改善营造林区域的土质条件,为树木的培育种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而为林业营造林的建设奠定基础。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林业的建设发展时,相关部门对于林地修整工作缺乏重视,导致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以至于影响到林地修整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对营造林产生不良影响。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杂草清理工作时,没有将基础林地表面的杂草全部清理干净,使得留存的杂草争夺树苗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也减少了林地区域内土壤的水分,这样很容易增加病虫害的产生概率,并且会在较大程度上对树苗的正常生长产生阻碍。

2.2忽视与不重视整地工作

在林业植树造林方面,土地准备工作更为重要。土地整理可以充分发挥土地的优势,土地整理后可以为机械化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此外,还能在种植过程中解放双手,有效提高幼苗的质量和存活率。这意味着要加强树种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种植环境。但是,目前国家需要不断改进林业建设技术,缺乏对土地准备工作的关注。另外,一些林业单位缺乏土地准备管理经验,随着林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出现了整地过度的情况,特别是有些坡度较大的造林地,全垦造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3营造林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营造林规划设计时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从而导致营造林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设计方案不仅缺少美观性同时也缺少可操作性,影响了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进度。部分设计人员对营造林区域的调查并不认真,没有对周围环境的情况实施有效考察,多数只是结合其他前期准备人员的数据进行设计,对工程建设区域缺少实际性的认知,这也是影响营造林效果的主要因素。个别营造林设计方案过于重视表面化的美观度,设计内容并不实际,难以发挥营造林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优化营造林技术的具体措施.

3.1选择合适的树苗

树苗种类的选择是保障营造林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选择合适的树苗能够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的健康发展。在选择树苗时应当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土壤结构进行合理挑选,对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做好前期调查准备。在现代林业科技技术发展速度的背景下,应当加强科技投入,利用现代科技来对林木品种实施优化,以此来丰富林木品种结构,提升林木的自身抵抗能力。不同类型的苗木之间可能会存在互补的效果,因此应当对造林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对树木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以此来充分发挥营造林技术应用的效果和作用。

3.2合理规划造林

造林时,有关林业部门应提前做好工作,建立顾及整体规划的投标环节,充分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区域特点、效益和造林条件,并在面积分配的基础上采用科学造林方法,形成新的森林造林模式。同时,应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严格实施植树造林方案。此外,应充分考虑森林造林的设计、决策和实施,造林技术应不断创新,以促进森林造林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林地修整工作

林地修整是林业营造林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工作环节,该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树苗的生长创造出健康的环境,进一步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林地修整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林地区域的杂草予以全面清除,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翻土工作。因为不同的地区土壤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在开展整地工作时,需要明确该林地区域的实际土壤条件,并保持水土不流失、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修整方式,以此提高林地修整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土地的含水量、肥沃度、养分含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与检测,对于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进行改善。此外,在林业育苗过程中,还需要将相关育苗技术应用其中,并采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对于苗木的生长情况也要予以定期观察,以此为后续的种苗栽培提供较大便利条件。

3.4加大监督力度

对于有关植树造林部门,有必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监测体系,实现高效的监测进程。并为了反映监督的重要性,相关单位应引进新的设计人员,为相关人才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提高人才的设计能力,然后设计科学合理的监督方案,确保造林项目有良好的开端。此外,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监测也可以为今后的建设奠定基础,并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进一步的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植树造林项目后,可以制定完善的问责制度,使工作人员受到严格监督,植树造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5做好造林、补植工作

采伐迹地的造林或者补植。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其各自的伐桩萌蘖更新能力都不一样,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若是在阔叶树的采伐迹地之中,其伐桩、幼苗以及萌蘖丛的密度在900株/hm2以上,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选育工作的重视,针对密度不达标且分布不均的树种,做好相应的补植工作。另外,在对杉木采伐迹地进行块状清理时,应该将植被规格控制在150cm×150cm,而在开展补植工作时,则要按照900株/hm2~1200株/hm2的密度范围,进行造林的合理配置。

结束语

相关部门若是能够对林业营造林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改进,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营造林的质量,提高林木的存活率,使得各类树木能够健康生长,同时也能够改善相关环境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营造林技术的重视,而且要做好技术改进工作,使其能够在营造林建设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士勇,马晓华.林业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09):87.

[2]周奉生,余荣华.林业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39(06):65-66.

[3]田家才.杉木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38(23):71-72.

[4]吴升建.林业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