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行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行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曾水莲

沙县区总医院,福建省三明市 365050

摘要:目的:以神经内科为目标,探究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目标患者共70例,住院区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目标客户分为两组,每组35人。其中1组的患者被实施脑卒中康复护理措施,而2组患者则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分析实施护理的两组患者所产生的临床效果,主要体现为日常生活能力、患侧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治疗有效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三项评分标准方面,接受脑卒中康复护理方案的1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远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2组,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脑卒中康复护理措施应用在神经内科的治疗中时,效果显著,能够很大程度上将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状态进行改变,由此,总体治疗效果也有质的提升。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偏瘫患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3.45 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目标患者共70例,住院区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所选患者均经过MRI以及CT检查确诊。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目标客户分为两组,每组35人。1组患者中,男女人数为18和17,平均年龄为58.32岁。2组患者中,男女分数为17和18,平均年龄为59.0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并未有太大差异。因此参与后期实验所产生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排除标准:针对一部分患有心脏病、肝功能障碍以及有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一律不予同意参与实验。

1.2方法

当利用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包括了关于用药、心理以及环境、健康知识宣传等方面的护理。而1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则是以2组的护理模式为基础,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1)针对患者的病况,将一些相关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与教育。当患者入院治疗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对患者的整个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随后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康复护理知识点把握展开综合评估,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把握程度为基础,随后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以及心理特点,随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展开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大部分的脑卒中患者在偏瘫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减退等。介于此种状况,护理人员更要有绝对的耐心,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讲解,使患者能够被动对相关知识加强记忆与理解,为后期的康复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体位护理。患者一旦出现了脑卒中状况,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治疗,那么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褥疮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介于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与身体擦拭,一般而言,翻身频次以两小时一次为准。为患者翻身时,不能一直处于躺卧式状态,不断的变换体位有效预防患者出现肌肉坏死现象。患者需要长时期的被动训练治疗,就需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展屈肘运动以及上肢外展运动。此外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各个关节展开屈伸或者是延展打圈运动。

(3)生活能力锻炼。以患者的具体病情发展为准,为患者制定适合的锻炼方法。主要体现在排泄、吃饭、穿衣或者上下床的需求上。首要的目标就是锻炼患者这些生活中的简单的事情,使患者能够实现自理能力的同时,使患者对自身以及周围的医务人员均有了信心。进一步增强患者战神病魔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喜好进行总结,进而为其安排符合其自身的锻炼项目,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1.3观察指标

(1)治疗后的整体效果对比。

(2)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判定以及生活能力判定。

(3)后续出现的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全程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相关数据的记载与分析比对。所有的有效数据对比均以P<0.05为差异为标准。


2结果

2.1护理前后关于患者生活能力以及患侧肢体活动能力的对比。

结果显示,护理前期,两组数据并无明显差距,不符合P>0.05差异标准。在两组患者经受不同护理措施后,关于患者生活能力以及患侧肢体活动能力的对比时发现,1组的所有效果均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对比2组,差距明显。具有对比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1组与2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2组

35

44.94±7.44

70.42±11.78

1组

35

45.57±8.78

85.90±12.24

P

-

>0.05

<0.05

2.2两组患者继发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在关于继发功能障碍的调查中发现,两组发生概率对比1组明显要优于2组。详细数据主要体现在1组出现肩关节痉挛者2例,肩痛现象者3例,肩关节脱位现象有1例,总体的发生概率为17%,而2组出现肩关节痉挛者5例,肩痛现象者6例,肩关节脱位现象有2例,总体的发生概率为37%,对比效果明显,临床意义明晰。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脑卒中属于常见病,此类疾病具有预后差以及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近些年来,在进行脑卒中疾病好资料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众多临床试验表明,将有效的护理措施应用在临床脑卒中治疗中中具有一定的预后改善作用[2]。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首要的任务便是以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两种对患者展开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以多样话宣传为形式,进而实现患者关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还需要督促患者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改掉,坚持以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习惯,还要求患者避免食用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辛辣食物等,进而帮助患者实现营养均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在经受一次次治疗后,患者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在干预期间始终遵循个体化差异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患者在能重拾信心,为后期的继续治疗奠定基础。针对部分可能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为期制定特殊的康复治疗方案,帮助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为早日实现患者自主生活而坚持[3]。在患者的早期治疗过程中,早期良好的姿势的具备,可以有效的避免关节和部分肢体出现变形现象,一旦出现变形现象,需要针对患者的肌肉锻炼以及关节挤压来实现血液循环正常。随后通过科学坐姿的养成来为患者实施康复训练。

针对已出现偏瘫症状的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发现阶段就对其实施合理的康复护理措施,便可以进行早干预护理。因为脑组织手上所导致的细胞代偿便更加有意义,是后期实现受损脑组织重构的主要手段,进而使患者逐渐实现各功能恢复正常。本文实验的开展,旨在进一步为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加以说明[4]。因此在文中1组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主要体现出了对患者详细介绍关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体位护理等。护理结果表明,1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超出2组患者,效果明显。

总而言之,在临床治疗引入康复护理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加以干预,可以从根本上上解决患者消极的心理,弥补神经缺损,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叶青,钱海红,陈崔燕.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50-151.

[2]李慧琴,李小峰,陈雪姣,等.敏感指标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169-171.

[3]黄冬莹,王文君.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0980.

[4]金景,蒋苏,潘晓励,等.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6):4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