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病房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及优质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特需病房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及优质护理

秦芳萍

柳州市工人医院 特需病房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对特需病房老年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优质护理方式,比较焦虑情况。方法:选取特需病房老年患者共计100例,分为两组(A组、B组),针对特需病房老年患者心理问题,A组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护理,B组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心理护理,比较具体效果。结果特需病房中老年患者主要心理问题包含焦虑、抑郁、寂寞、恐惧、偏执、多疑几种,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5.0%、60.0%、65.0%、50.0%、55.0%、40.0%。护理后A组患者SAS、SDS评分高于B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特需病房患者进行优质联合心理护理方式,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效果优良。

关键词:心理护理;优质护理;抑郁;睡眠

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即为人口老龄化,目前来说在社会医学模式以及不断发展中,护理观念即为以人为本[1],同时护理服务逐渐转变为多样化。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社会特殊群体需求,在此过程中特需病房出现。目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和优质服务,比较具体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分为两组(A组、B组)。纳入标准:第一,均符合疾病诊断方案。第二,老年患者意识清楚。排除标准:第一,药物滥用。第二,精神障碍。A组老年患者中其中年龄均值在66.90±1.33岁,B组老年患者中年龄均值和A组差异不大,年龄旨在65.89±1.24岁。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资料比较,两组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A组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护理,B组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心理护理。

通过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调查表的分析,其中包含心理问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问题的分析,针对其中的问题做好计算,并进行分析做好对应护理。

心理问题评价标准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焦虑、抑郁、寂寞、恐惧、偏执、多疑等几个方面。通过设计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观察,如下表1所示。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管理。

第一,由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确定老年患者关心问题。通过进行系统整理后,组成案例为患者进行讲解。

第二,通过建立健康小组,如果患者焦虑、抑郁还应主动沟通。通过给予心理疏导,以此来缓解不良情绪,在健康乐观的心态下进行治疗。通过进行指导,多和老年进行接触,确保不良情绪的转移,确保老年患者情绪的稳定。

第三,用药护理。在具体用药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把握好药品用量,做好用药变化的记录[2]

第四,给予共情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了解共情护理的相关知识、服务模式,并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并分析原因。通过对需要帮助老年患者进行沟通,在老年患者角度解答疑惑,以此来获得信任,并在进行共情护理的同时做好反馈,在和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的同时做好相关安抚,增加认知能力。

1.3观察指标

(1)心理问题评价标准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焦虑、抑郁、寂寞、恐惧、偏执、多疑等几个方面。

(2)SAS、SDS评分。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特需病房中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心理问题包含焦虑、抑郁、寂寞、恐惧、偏执、多疑几种,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5.0%、60.0%、65.0%、50.0%、55.0%、40.0%。

表1.两组特需病房中患者心理问题比较

评分

标准分在50以上

百分比

焦虑

75

75.0

抑郁

60

60.0

寂寞

65

65.0

恐惧

50

50.0

偏执

55

55.0

多疑

40

40.0

(P<0.05)

通过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护理后A组患者SAS、SDS评分高于B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n]

评分

B组

(n=50)

(护理后)

A组

(n=50)

(护理后)

SAS

30.45±5.21

48.60±4.51

SDS

21.50±1.68

41.51±6.30

3.结论

作为心理障碍,在进行早期调节的过程中通过积极识别和调理,并促进患者康复。在抑郁中,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做好针对性调整。共情护理主要是在完善、针对性护理中,做好护理干预,并提升整体依从性[3]。在本次研究中,共情护理主要通过在老年患者抑郁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克服困难给予帮助,在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中做好信息反馈,并了解老年患者情况,掌握内心感受,以此来提升老年患者的心理认知,整体情况较为理想。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老年患者抑郁发病率高于年轻患者,通过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方式,在老年患者入院时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介绍,同时并对老年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同时,建立好信心[4]。通过加强和医护人员的沟通,使老年患者能够更快的进行环境的适应,对情绪进行稳定提高整体效果,以此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产生。睡眠质量不佳作为分娩老年患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应通过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模式,在进行护理干预,尽力照顾到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避免出现抑郁,提升整体的恢复效果,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价值[5]。此种方式全面性和针对性较强,有利于促进老年患者心理恢复。

护理后A组患者SAS、SDS评分高于B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进行优质联合心理护理方式,睡眠质量、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效果优良。

参考文献

[1]徐琴娟,丁蔚.特需病房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03-2804.

[2]王娟.认知行为调查及护理干预在特需病房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5):670-671.

[3]余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14+116.

[4]余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121+123.

[5]黄琼,邓冬梅,谢芳,朱建丽,姚康景,柯小燕.情感智能干预对提高特需老年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J].中国校医,2017,31(10):78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