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3

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罗颖华 黄冬清 黄小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宁市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方法:纳入健康管理中心所有护士,共74名,其中不包括休假、病假满一年的护士,应用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护士科研能力以及培训需求作进一步调查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调查中发现,护士科研能力普遍较低,74名护士自评调查中高水平仅占比10.81%,科研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常模分值(P<0.05);护士对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具有明确的培训需求,其中统计分析需求位列前5的主要包括科研选题、分析材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申报课题以及收集资料。结论:对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方面实施政策引导,同时构建相应的培训平台予以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护士科研水平提升,提高健康管理中心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能力;培训需求

健康管理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保险业便已蓬勃发展,他们通过对其医疗保险用户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的目的。健康管理在我国兴起与快速发展是在2003年后,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体检)及相关服务机构明显增多,专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健康服务领域的新兴朝阳产业。2005年以来,国内相继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等健康管理相关学术机构,健康管理服务也从单纯的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由单纯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由单纯疾病检查向健康评估转变。随着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以及人民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探索新的健康管理方式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的需求和提高管理的效率成为了必然要求。护理作为健康管理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参与到探索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中来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临床护理来说,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危及重情况较少,正因如此护士科研意识薄弱,且科研能力不强,为了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整体核心能力提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护士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借此分析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科研培训的需求,便于为强化护士的科研能力,组织科研培训提供有力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纳入健康管理中心所有护士,共74名,其中不包括休假、病假满一年的护士,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12±2.45)岁,工作年限1~10年,平均年龄(5.12±0.53)年,纳入标准:①于健康管理中心内从事护理相关工作;②支持、理解本次调查研究工作,并自愿参与,签署相关同意书;③对问卷调查各条目含义可明确理解。

1.2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研究法,调查表细分为三部分:①一般资料:年龄、护龄、职务、基础学历、最高学历、职称等。②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本次调查研究中应用刘瑞霜编制的“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量表主要由问题发现能力、检索文献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处理资料能力以及撰写论文能力等6个维度组成,共分为30个项目,依据“完全能做到”、“经常能做到”、“尚可做到”、“较少做到”、“无法做到”进行回答,并分别计为4、3、2、1、0分,总分值为120分,其中低水平:0~40分;中等水平:41~74分;高水平:81~120分;分数越高提示被调查者科研能力越强。总量表Cranbach's a系数在0.7以上,基准研究在0.8以上,通常情况下Cranbach's a系数在0.7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③护士培训需求调查:该调查主要由一项多项选择排序题构成,其中主要包括科研设计、科研选题、撰写论文、分析材料、申报课题、收集资料、检索文献、选刊投稿、应用统计学分析、申报专利等10个选项,认为最需要、最重要、最需要解决自身科研问题的排在首位,重要性以此降序。

1.3质量控制

本次研究调查邀请了5位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并且工作年限>5年的护理专家对问卷实施内容效度评价。问卷填写完成后需当场收回并予以审核,一旦出现多填、漏填、填写不清等情况均视为无效问卷,需要求被调查者予以纠正,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 处理、统计相关数据。使用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对连续变量正态检验,并实施单因素分析。分类变量以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如若显示期望频数<5,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研究中所有检验,其结果显示P值<0.05均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调查共发放74份调查问卷,共回收74份,回收率为100%。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98±5.45)岁;从事护理工作年限1~19年,平均(8.44±4.12)年,最高学历,其中大专学历18人,本科学历52,研究生学历4人,技术职称,初级43人,中级27人,副高职称4人。

2.74名护士科研能力自评情况

本次研究针对74名护士的科研能力自评调查中发现,问题发现能力、检索文献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处理资料能力以及撰写论文能力等6个维度中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处理资料能力、撰写论文能力0分占比分别为12.16%(9/74)、9.45%(7/74)、14.86%(11/74)、10.81%(8/74)。护士自评科研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的护士共23名,占比31.08%;处于中等水平状态的护士共43名,占比58.11%;处于高水平状态的护士共8名,占比10.81%。各维度得分与潘银河和程金莲等学者对刘瑞霜编制的“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进行修订时对太原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394名护士科研能力调查结果相对比,见表2。

表2 74名护士科研能力自评情况(616911d31f89d_html_7a5138b5658f47ab.gif ±s,分)

组别

例数

问题发现能力

检索文献能力

科研设计能力

科研实践能力

处理资料能力

撰写论文能力

总分

本组护士

74

6.34±1.91

9.34±3.45

7.87±4.54

10.34±5.45

7.34±5.03

10.52±6.34

52.56±23.55

常模

394

7.93±1.85

11.01±2.87

10.53±3.34

11.13±5.13

7.32±4.77

13.66±5.45

62.23±18.12

t


6.748

4.440

5.906

1.203

0.032

4.426

4.001

P


0.001

0.001

0.001

0.229

0.973

0.001

0.001

2.3护士科研能力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护士对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具有明确的培训需求,其中统计分析需求位列前5的主要包括科研选题、分析材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申报课题以及收集资料,见表3。

表3 护士科研能力培训需求现状分析[n(%)]

选项

例数

n=74

百分比(%)

科研设计

63

85.14

科研选题

68

91.89

撰写论文

63

85.14

分析材料

67

90.54

申报课题

66

89.19

收集资料

65

87.84

检索文献

63

85.14

选刊投稿

62

83.78

应用统计学分析

67

90.54

申报专利

57

77.03

3.讨论

护理科研是促进护理专科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护理科研过程中护士作为直接践行者,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分析能力对其在护理应用研究结果的态度造成直接的影响[2]

健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个人或是群体的健康状况实施全面、针对性的监测、分析以及评估,并通过健康咨询、健康指导以及对健康的危险因素实施全面管理、干预,以实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近些年来,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群体健康意识提升,也使得健康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张,体检人数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健康管理中心护士有更高的要求,护士不单单需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技巧、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态度,同时还应进一步拓展自身科研能力,充分掌握和应用健康管理知识,从而协助人们纠正不健康行为,消除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确保身体健康。20世纪初美国开始培养护理研究人才,并通过对护理教学内容加以改革,建立健全校本文化护理课程体系,进一步发展护理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能力护理人才。英国护理委员会自1972年起,明确表示护理专属属于基于研究的专业。我国护理科研与英美两国相比较脐部较晚,各医学院校只有在护理本科教学过程中才有所涉及护理科研。从护士就业需求看来,护士护理操作动手能力是根本需求,而并未侧重护理科研。在本次研究调查中发现,护士科研能力普遍较低,74名护士自评调查中高水平仅占比10.81%,科研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常模分值(P<0.05),这充分证实了健康管理中心护士论文为何产出较少,提示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能力有待提升。另外,本次研究针对74名护士的科研能力自评调查中发现,问题发现能力、检索文献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处理资料能力以及撰写论文能力等6个维度中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处理资料能力、撰写论文能力0分占比分别为12.16%(9/74)、9.45%(7/74)、14.86%(11/74)、10.81%(8/74),提示护士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会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但在将问题转化为护理科研时,有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现象。鉴于此,鉴于从护理实践中发现相关护理科研问题,并利用有效的方式系统化的研究相关护理问题,并间接或直接的应用于指导护理实践中,继而利用护理科研对护理工作内容加以改进,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升[3]

从本次研究中发现,护士对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具有明确的培训需求,其中统计分析需求位列前5的主要包括科研选题、分析材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申报课题以及收集资料。这表明,护士对护理科研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是由于自身科研能力存在局限性,导致自身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受到一定的影响。鉴于此,这需要健康管理中心为护士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并强化护士之间的护理科研经验交流,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或是科研小组,为护士提供系统

化的培训、指导,从而强化其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对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方面实施政策引导,同时构建相应的培训平台予以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护士科研水平提升,提高健康管理中心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彬娜, 马锦萍, 朱燕妮,等. 广州市从化区646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 当代医学, 2019, v.25;No.545(30):191-193.

[2] 谢鑑辉, 朱丽辉, 刘花艳,等. 577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及科研需求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32):4489-4494.

[3] 王波兰, 符霞林, 陶红艳,等. 湖南省地市级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开展科研的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8, 025(012):19-23.

罗颖华 女 1981.4 副主任护师 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