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时代师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智慧教育时代师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曾春燕

重庆市云阳县人和初级中学校 404500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在推动师德建设过程中要“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师德教育作为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依赖路径,是贯穿师范教育、教师入职培训、教师在职培训、教师自我教育等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一种教育活动。新时代条件下的师德教育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质,促使教师自觉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自身素质的第一标准,对立德树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慧教育时代;师德建设;优化路径;

引言

国家不道德,人也不道德必须加强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建设,鼓励良好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特别是自觉实践的能力,引导人们走向道德、伦理和道德生活,以及党的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的中央委员会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发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贯彻党的中央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19年10月发布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呼吁各地区部门认真切实地实施该方案。学校在系统的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是整个学校机器运作的力量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加强教师培训和道德规范以及教师作为教师的模范作用,对执行《行动纲领》十分重要。

一、新时代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新时代师德师风在基本原则坚守方面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尊重规律、坚持聚焦重点、坚持继承创新。”师德教育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开展的一项长期可持续的教育活动。师德教育践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标准。一是表现为师德教育能够“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师德教育的目的和使命便是培养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二是表现为师德教育能够“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师德教育过程既关注教育自身规律又关注教师自身素质发展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实现教师对教育内容的有效接受和内化。三是表现为师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针对目前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开展警示教育,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全方位教育。四是表现为新时代师德教育内容和方式能够实现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教育内容方面既坚持了常规的师德要求又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进行新发展,教育方式方法方面既坚持了课堂教育主渠道又结合信息技术、新媒体、人工智能技术等大胆创新,努力形成师德教育新生态。由此可见,师德教育有利于践行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标准,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二、智慧教育时代师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1. 强化师德信念的价值引领

教师自身的统整是指教师身、心、灵的统一与整合。所谓身,就是教师自我的言行;心则是指教师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灵则是教师的精神或者存在价值,也就是教师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5G教育智能技术所引发的教育变革延伸了教师的角色边界,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但是,教师作为育人的存在价值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要始终坚持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客观审视智慧教育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而那些对教育缺乏“虔诚”和“绝对”热情的教师,会迷失教育的意义,进而引发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迷茫,最终导致身、心、灵的剥离和冲突,从而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负向的影响。因此,智慧时代的师德建设过程要强化教师对师德信念的确信和坚持,使其成为决定角色行为的导向和引领,在身、心、灵三方面实现自我统整,成为培育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从而实现学生德性的内在生成。

  1. 责权统一,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

执行《行动纲领》和加强教师的道德和培训必须以协调尊重教师的个人权利和合法利益及其社会责任的原则为基础。教师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因此社会必须保护教师的物质利益,同时维护他们的社会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正如秘书长在全国教育会议上强调的那样: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教师队伍更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只有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才能稳定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加强教师的道德和道德。

㈢培养一名尊重人的教师,减少社会文化

在全国教育会议上,秘书长强调,党的整个社会必须促进尊重和教育的社会文化,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社会和职业地位,给予广大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并为党的事业作出新的和更大的贡献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教育环体角度来讲是构建学校、社会等多方位联动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寻求“共同利益”以触发相互合作、协同作用的生动实践。“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党和政府在师德教育方面应做好顶层设计和党建引领,制定符合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师德教育制度,让师德教育真正做到“可行”“有效”。学校方面要落实好“第一责任人”制度,做好师德教育阵地建设,设置师德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在做好常规师德考核的同时发挥领导、同行教师、学生对师德的监督评价作用,持续做好常规师德教育工作。

  1. 加强师德与师能的同向统合

个体道德认知与发展的规律表明,个体的职业成就动机与发展水平越高,其越容易产生强烈的职业归属感,也就越容易自觉地以所属群体的职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师德是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基础的,师德与师能同向发力。5G教育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创新要求教师成为具备高尚师德的智慧型教师,即“智慧性”与“教育性”统合。具体而言,“智慧性”需要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借助先进的智慧教育智能平台和技术手段,在对教、学、研综合培训的基础之上,具备与智慧教育相契合的教学理念、技能、管理、评价等专业素养。“教育性”则是强调人文性,将体现学生智慧内核的精神追求和养成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师德建设中,要着力于提升教师的“智慧性”与“教育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从而增强师德的有效性。

结束语

在全国教育会议上,秘书长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人类文明的继承者,他们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培养灵魂、培养生命和创造生命的重大责任面对智能教育时代的新挑战,教师要积极应对,提高教师水平,从而实现培养智能人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木森.师德建设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教师博览,2021(24):19-20.

[2]史利平.智慧教育时代师德建设的优化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1(04):18-22+85.

[3]李冰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4):56-58.

[4]叶新征.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J].教师博览,2021(2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