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运用乡土史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初中历史教学运用乡土史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黄坛娣

惠东县黄埠盐洲中学 广东 惠州 516300

摘要: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大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和培养怎样的学生成为了教育界甚至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同时新课标中提到了对家国情怀的意义,这都使我们注意到教育的实质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应试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乡土史;家国情怀

  1.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着,从为经济建设的单方位到培养全面的人才的多方位,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家国情怀的培养,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拜年会上提出,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1]这在现实运用中主要体现在和历史课程的融合,让历史教育发挥其培养家国情怀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其扩宽历史视野,还能以历史人物为榜样深化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培养家国情怀的意义

“家国”并不是现代出现的词语,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前,家国情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延伸出的词汇,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要指定国家与民族。《汉族大词典》中将情怀解释为心情、情趣、犹胸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而语言学中则认为家国情怀是指人对自己密切相关的集体如家庭和国家爱戴的心境,综合这些看法来看,情怀是指对某种情感的心境,那么家国情怀就可以解释为对于家庭与国家的热爱的情感。从家国延伸出的“家国情怀”则是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在现代历史学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则把它放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方面,这些研究多在探讨家与国的关系问题,个人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公民。同样得出的有人类在培养家国情怀的基础上能更加重视国家历史,体会到历史的深刻价值,因此研究者多将历史教学和家国情怀集中探讨。

根据以往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强化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对历史课堂的多样讲解上,例如学者黄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中指出要优化历史课堂教学,从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出发,活用乡土资源来近距离感知历史。研究中也发现了历史教学中传达家国情怀的疑难,例如学者杨艳红在《初中历史乡土史材料的挖掘和教学研究》中提到了乡土史在历史教学实施的问题,其中包括初中历史教学未被重视,乡土史的教学内容未被充分挖掘等。[2]

从历史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出生在他特定的国家,国和家始终伴随着人一生,这是溶于血液的记忆,成长中的人又会收到来自国家的各种文化熏陶,从这个过程中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身处的国家以及国家的历史,知道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祖辈们奋斗留下的印迹,再通过历史教育来加强这份认识,这样更有助于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国与家本是不可分离的,家构成了国,国又成为了家的统一体,家家文化虽然不尽相同,但又相互贯通交融,最终又形成了每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这便是宝贵的文化独特性,既融合了人民的智慧,又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提供宝贵的文化参考资源,来交流传颂,从而形成自身的文化自信。

、乡土史结合到历史教材的意义

初中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根据这样的理念,初中历史课程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把中国史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板块,内容设置方面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能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这说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乡土史教学的“点”是构成整体中国史“线”的重要部分,“点”是历史发展的整体线索的反映,乡土历史是历史的“点”,即乡土历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解读历史的助手。

在历史课程内容选择和使用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选的历史事实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生活环境相贴近。乡土史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贴近,是学生能够触摸到的历史,乡土历史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符合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好衔接高中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历史研究意识。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中国史就是不同地区的不同历史构成的,因此对于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就应该体现出差异性,体现出地方特色。可见,乡土史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助推力,也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保证和帮手。

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问题

1、历史课程标准问题

课程标准规定历史教学要使学生达标,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对历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地方历史资源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种,用于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以标准为导向的最终课程。 因此,区域历史资源的选择与利用按照历史课程标准,任何地方,历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历史教师的素质问题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益水平教师是区域历史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佼佼者。 地方历史教学实践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调查发现一部分教师缺乏对相关理论知识开发利用的认识,对区域历史资源类型认识不全面以及 此外,只有25%的教师被认为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80%的教师没有接受过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培训。[3]

3、处理好三对关系

论乡土故事资源的利用,同时也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使乡土故事最大限度地延续生命 资源的作用和价值第一,系统的教材和地方历史资源作为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育图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时应注意二者的关系。教师应认识到地方历史资源和历史教科书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统一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区域历史资源是历史教科书的有力补充。教师应坚持以教材为主体,以地方历史资源为补充原则。他们不应过分开发地方历史资源,忽视教科书的地位。[4]

五、教学运用对策

遵从目的性原则,对于历史教材和乡土史教学应当分清楚主次关系,不能纯粹为了传达乡土而忽视了对历史思维的传授。

找到科学性方法,指的是历史不只是过往经验的融合,历史还是一门可以实证的科学,科学为追求真理而存在,历史同样也不能失去其真实性,而在众多的乡土文化中,为了向学生传达出正确的历史信息,就应该对乡土史有选择地筛选,从中得到有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的内容。

选择代表性内容,指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递的乡土史内容应该具有代表性。

教学需要灵活性,指乡土文化中包括的遗址、人民风俗等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中可以有不同的体现,不是仅仅只用其中一种,保证教学内容在可以突出重难点的同时又能有多样性。

  1. 结语

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很难讲专注点集中在几个信息上,面对种类繁多复杂的信息,没有过多判断力的学生容易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生建立家国情怀的积极性,阻碍学生对历史的深入认识,由此看来通过学校历史课程对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是重要且必须的。对以往相关资料总结的关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研究中总共可以得出五点,活用乡土资源、讲好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组织主题活动,在学史中运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2.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J].中国网. 2019(04)

  3. 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J].黄丽.四川师范的大学. 2020(05)

  4. 初中历史乡土史材料的挖掘和教学研究[J].杨艳红.东北师范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