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信息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沈杰

潍坊学院 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信息”为核心构建的学生工作信息平台,使辅导员工作不断向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发展,从而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手段,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辅导员工作;应用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对信息化时代下,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模式与方法进行创新与完善,加大信息技术的研究,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我国各大高校辅导员的学生臂理过程中当中,以此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

1信息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1. 当代社会已经是信息化时代,高校的管理也受到影响,常规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建设信息化来提高管理价值。计算机、电话、互联网、电视是现代化的信息媒体,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思维逻辑受其影响且正在逐步改变。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应用也逐步增多,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势在必行。(2)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应用常规的管理模式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沟通和信息传递不顺畅,这种不顺畅主要表现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管理工作中内部管理人员的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不畅。以上问题会对管理工作产生影响,降低工作效率,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才能改善。

2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观念陈旧

互联网信息平台将众多的社会信息相互杂糅,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时经常能够接收到诸多不良信息,因其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所以缺少筛选、辨别有益信息的能力。同时,当前大学生群体个性极为鲜明、处事聪明灵活、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过于以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性格叛逆、抗压能力差、自控力不强,想当然的处事方式与传统教育观念相碰撞,教学效果微乎其微。时代的变革必然要求工作方式的不断革新,但一些高校辅导员却沿用老一套的工作理念,仍然以“管”“压”“控”等方式去打压管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学生情绪、忽视学生诉求,从而导致学生问题频发,管理效果不理想。这种缺乏人情味的硬性且严苛的管理方式不仅阻碍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远离老师、对抗老师,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2.2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辅导员老师多数是毕业后直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对于这类辅导员来讲,他们只是经历了从一个校园转换到另一个校园而已,相较于学生而言,他们只是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方面更为丰富,但却缺乏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从学生到老师两种角色的急速转变,导致众多“新手”辅导员短时间内无法快速适应,在开展实际工作中也表现得较为吃力。高校辅导员工作看似普通却极其复杂,不仅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管理,还要时常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处理危机事件、提供就业规划和指导等,这就需要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职业素养、灵活的管理技能以及先进的理念方法,在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时能够得以妥善解决。但由于现如今高校辅导员工作逐渐趋于年轻化,大多数的辅导员并未接受过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以及生活辅导的相关训练,并且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大多数辅导员顺理成章地会使用“说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科学、有效地管理学生,甚至在应急问题的处理上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从而导致辅导员工作力不从心,与初衷背道而驰。

2.3缺乏工作热情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边缘人”的阴影依然笼罩着很多高校辅导员,目前存在着在教师行列不被认可,在干部行列很难晋升的实际问题。同时,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无明确的工作界限,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学习、生活以及各类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绝大部分精力,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问题,辅导员需要与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党委、组织部、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以及保卫处等众多部门进行协调和对接,导致辅导员工作极为繁重,从而极易产生懈怠情绪。此外,面对一些临时性的工作,由于精力有限,辅导员只能疲于应付。事实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远远超出其他教职人员,但薪资水平却与其相差无几,同时晋升空间较低,职业前途不够明朗,从而导致多数高校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这种现象对现如今倡导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造成了巨大的阻力,从而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辅导员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应注意的要点

3.1形成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群体是先决条件

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并影响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因此,大学辅导员必须继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以此来有效地组织学生在复杂信息管理中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辅导员不仅必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且还必须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成就,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安排;另一方面,他们还应该不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便快速地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同时,高校也要积极从知名院校引入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在新辅导员正式上岗之前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岗前培训。上岗后,也要定期对现有辅导员进行教育与培训,组织辅导员外出学习、参加培训讲座等,积极吸收与借鉴其他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进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辅导员队伍。

3.2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辅导员必须首先确保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谓大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促进学生的学习、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来培养优秀人才。但在此之前,有必要从道德和心理角度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管理工作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不仅要发挥自己在其中的辅助与指导作用,认真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还要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学生管理工作,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结语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进步的发展,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各大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要想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就要在信息化时代下,对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持续的创新与完善,以此来打破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从根本上转变辅导员的工作形式,并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屈飒.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辅导员工作探究[J].数码世界,2020(9):242-243.

[2]郭梦蝶.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辅导员专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数字教育,2017,3(5):41-45.

[3]彭妙.新形势下高职辅导员工作中师生和谐关系构建[J].湖北农机化,2019(13):73-74.

[4]景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J].智库时代,2019(18):98+101.

[5]邓志宏,刘智中.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标签和网络多元思潮应对[J].高教论坛,2019(5):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