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隐性德育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3

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隐性德育教育的思考

马瑾

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大学 831100

文章摘要:开放教育班级管理内容丰富,途径多样,其灵魂是对学生进行富有内涵的德育教育,因此开放教育班级管理要极为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同时班级管理要以“道德”的方法来进行。在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隐性德育教育与显性德育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德育教育,但二者均对学生的德育做出示范指导和帮助,其目的均是围绕“立德树人”而开展,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德育教育 开放教育班级管理 隐性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是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

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涵盖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诚信教育等。其内容是体现时代要求,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养成在新时代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是对学生品德状态的总体要求。

开放教育班级管理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其中,道德素质的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方面,在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以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切入点,侧重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各项管理工作始终要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的。因此,班级管理不仅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班级管理指导思想,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同时班级管理要以科学的方法来进行。[1]

二、开放教育班级管理隐性德育教育与显性德育教育的区别

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显性德育课教育可分为专设的德育课程教育或德育活动(即直接德育课程教育)和其它学科课程教育(即间接德育课程教育)。所谓直接德育课程教育就是通过专门途径,系统地向学生直接进行价值观的教育。间接德育课程教育就是指专业课、公共基础课、英语等非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教育,这些课程中固有的价值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联性,使学科教学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载体。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赫尔巴特他强调说:“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的教育的全部。”“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①在赫尔巴特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之所以离不开教学,其原因就在于道德的培养离不开知识。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所以,要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形成各种道德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养成各种品德。

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隐性德育课教育以间接的而内隐的的方式,内化于学生心理,其更多的地强调实施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实际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隐性德育课程教育以多种形态呈现其多样化、复杂性。具体地讲,在专设各专业课程教育和学科课程教学上处处都含有德育,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诸如校貌、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教室布置、校风、校纪校规、班风、学风、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等,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价值观等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德育的功能。

  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隐性德育课程教育与显性德育课程教育是依据课程教育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教育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交叉关系。隐性德育课程教育甚至与直接德育课程教育相同,但二者是有关键的区别:一是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隐性德育课程教育与显性德育课程教育呈现方式不同。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隐性德育课程教育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不仅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中有,而且在学校的软件环境中依然存在。二是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隐性德育课程教育与显性德育课程教育存在的范围不同。隐性德育课程教育存在的范围更广,不仅存在于各学科教育中,包括专设的德育课程教育与活动,也存在于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方面。[2]二显性德育教育答范围则为局限。

三、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隐形德育教育的误区分析

  目前,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已蔚然成风,尤其在显性德育教育上已达成共识,德育教育在净化意识形态领域方面成绩斐然。但在班级管理中的隐性德育教育发展不是很平衡,存在一些不足或误区。

  1、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认为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单位,有着不同的岗位,处于社会的不同层面,有了社会德育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区的德育宣传和实践活动、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等)就足矣,对学校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甚至忽视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的隐性德育教育。

  2、观念上存在的误区。认为学校德育教育总体有党委统一部署,由主管领导亲自安排,有思政部门具体落实。开放教育班级管理只是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完成学习过程,顺利毕业即可。对校园环境、教室布置、同学关系、班风、校风等隐性德育教育方面的拓展、挖掘上没有想法、没有做法。

  3、内容上存在的误区。一直以来,普遍认为学校德育教育仅仅是指德育课教育及活动(显性思政课),对于专业课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德育元素的影响认识模糊。从而导致了将德育教育等同于学校的思政课教育,形成德育教育中的两张皮的结果,忽视或漠视班级管理中隐形德育课程教育。

  4、方法上存在的误区。此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将班级管理任务的布置、完成作为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二是管理方法生硬,命令式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三是在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只停留于发通知、开开班会,写心得等,潜移默化的程度不够。四是个别班主任只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没有情感交流,与学生有疏远感,在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工作上用心、用力、用情不到位。[3]

四、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隐形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与路径

1、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做好隐性德育教育。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班级管理中的隐性德育工作理所应当将这一核心任务贯彻始终。一是通过基本行文规范教育引导好隐性德育教育。行为规范见诸日常生活的小处,但它却是衡量一个人教养程度的最直接标准。开放教育班级管理行为规范教育涉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两方面。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涉及个人生活,如独立生活、家庭生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邻里和谐相处等)。学习工作方面的行为规范主要包含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关爱同学、遵守社会公德、等。二是通过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抓好隐性德育教育。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基本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包括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创新自强、勤奋勇敢、、包容仁爱等,道德品质蕴含共同主旨,这就是以服务于个人的美好生活和健康成长为最终引导,将爱和责任的寓意贯穿其中,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发展道德品质。三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抓好隐性德育教育。对每个人来讲,国家都是其生活的最大根基与最高归属。因此,爱国是一个人“爱”之情感的崇高形式,体现一个人对自己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也成为任何时代和社会对人的一个必然的道德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德育内容,贯穿学校德育的全系统。与之相关的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便是重要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四是通过民主与法治教育抓好隐性德育教育。人的爱国行为在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积极参与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自觉维护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因此,开展民主与法治教育,发展学生的民主与法治品质,是开放教育班级管理隐形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在进行法治教育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法用法的基础上认识道德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发展道德、发展美好的精神世界。[4]

2、紧扣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特点做好隐性德育教育。一是紧扣开放教育班级管理双主体性特点做好隐性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开放教育的模式及学习特点,开放教育的学生已被视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在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管理主体。首先,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班主任只有在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其次,学生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开放教育班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个性,班主任应认识到学生是“成人”,引导学生自主形成德育品质。二是紧扣开放教育班级管理的教育性特点做好隐性德育教育。在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管理”只是手段和方法,“教育”才是班级管理的根本特质。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德育教育中,需要在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注重管理手段和方式对德育教育意义,促成学生正向发展。三是紧扣影响开放教育班级管理因素的多样性特点做好隐性德育教育。首先,班级管理受到班级管理主体的影响。要充分认识教师个体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身心特点、人格特质、品德修养等方面因素对班级管理理念、管理方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次,班级管理受到学校教育氛围的影响。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文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班级管理。最后,班级管理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着班级管理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5]

3、按照德育教育的方法做好隐性德育教育。一是说服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改变某种既有的品德认识和价值观念,而接受某种新的品德要求,并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开放教育的班主任运用说服教育法,要做到:1、要有针对性。2、要有感染力。3、要有真实性。4、要有民主性。二是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高尚思想、规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法有教师的示范、伟人的典范以及优秀学生的典型等多种方式。榜样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且在实践中很容易采用,具有可行性。三是情感熏陶法。是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道德和思维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四是实践锻炼法。是指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创建创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一种德育方法。是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有效方法。五是品德评价法。开放教育班主任根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做出评判,以促进其形成良好品德,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目标的方法。[6]

总之,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隐性德育教育与显性德育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在内容、方法、特点等方面各有特色。显性教育是开放教育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这种教育方式明确、直接、显而易见。同时隐性教育的功能也不能忽视,隐性教育的方式含而不露,但它始终与显性教育相随相伴,它通过溶物细无声的方式同样发挥着显性教育无法替代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在开放教育班级管理德育教育中,我们既要一手抓显性德育教育,还要一手抓隐性德育教育,做到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注释】

①金 箭:《课程的本体论价值和工具论价值之关系研究》,《教育学》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49.

[2]朱华,朱锐. 新时代下西部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06:119-123.

[3]戴海群. 高校班级管理的三大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

2012,04:67-69.

[4]刘雪珂,周晓波. 关于对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97-99 .

[5]李华忠. 高校思政课“五维一体”教学模式探究[J]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2:147-150.

[6]易连云. “中国特色德育模式”理论建构中的方法论导向[J]. 教育学报.2018,06:43-47

作者简介

马瑾、1973.03、 女、新疆省昌吉市、回族、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讲师、研究生,邮编: 8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