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1

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朱玲

宣威市人民政府丰华街道办事处丰华中心学校第一完全小学

摘要: “语文即生活,社会即课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开辟语文学习渠道,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小天地里,要走出课堂。语文教学要面向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那么,识字教学的场所就不仅仅是课堂,还应包括其他的教育教学渠道,其中日常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空间。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的途径,特别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
关键词:识字,小学语文,教学

一年级小学生的语文课本第一单元就要求认识“爸、妈、我、你、他、天、地、人……”这些字,这些字孩子们从开始学说话就会说了,甚至已认识;孩子经常看动画片,对“熊出没、葫芦娃”等这些字都能无师自通。这些都说明日常生活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认知大有帮助。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充分利用生资源识字的渠道。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他们学习的渠道多种多样的,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可以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相处中,在各种图书、电脑网络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 识。 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生活也是识字课”。同时,我还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也大有收获。例如:让学生把全班同学的名字收集到一起,互相认一认这些字;教完《我在家里贴字卡》一课,我就鼓励学生给家里的用品贴标签,扩大识字空间。还引导学生逛街、逛超市时识字,这样有益于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对这些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确实使学生受益非浅。这样,教学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学习语文,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

教给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识字教学要以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语言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学生的学却是为了将来学得更好。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成“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生活识字方法如:

借助拼音识字。汉语拼音是识字、正音的工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拼读方法后,就可以借助拼音进行识字,借助拼音查字典,阅读拼音读物扩大识字范围。

加笔画和加偏旁识字。如:“大”加一点变“太”;“云”加一竖变“去”;“火”加禾字旁变“秋”;“月”加日变“明”,加月变“朋”等。反之减笔画和减偏旁识字。如:“米”减两笔变成“木”;“妈”减去“女”变成“马”等。

利用换偏旁的方法。如:“地”字的土字旁换成女字旁是“她”,换成三点水是“池”……也可玩转盘游戏,中间是“也”字,“也”字外一圈分别写上“亻” “氵” “女” “马” “弓” “土”,转动转盘,指针停止,组字看谁认的字多,趣味无穷。

编顺口溜识字。如:带“尧”字部件的字可以这样记“用火烧,用水浇,日出东方是拂晓,身上痒了用手挠……”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了许多有效的识字方法,识字变得容易而且充满乐趣。

尤其一、二年级教材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鼓励学生多识字、会识字,体现了识字教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树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学习、在课外阅读中学会识字,积累识字经验,使学生在增加识字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任素洁.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略谈[J]. 散文百家, 2019(2):102-102.
[2]杜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方法[J]. 速读(下旬), 2017, 000(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