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与展望

姚宇

黑河市嫩江生态环境局 黑龙江黑河 161499


要:生态环境管理是我国近年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作客观评估,着眼于多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发展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展望


近年我国各大程度发展飞速,政府与基层人民对生态环境监测有着进一步认识,国家在2015年提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1],强调我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的是以科学的整体方案与配套措施,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行改革和完善,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1、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对环境质量评价要素和内容进行了扩展,包括水和大气、土壤与噪声、辐射等方面内容,强调多要素、全方位的环境质量评价,并建设了更优化的考核网络,能非常客观的反映环境质量,对我国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估程度高,这能加快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决策的深度践行,加快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更快的和国际接轨,尽早实现环境履约,使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快速发展。

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大约1.1万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土壤环境监测点大约8万个,以及大约5000个的城市空气监测站点,8万个声环境监测点位等。着眼于时空分布而言,不同的行政区域与监测对象有一定的不同,强调区域与对象的科学均衡,这种状态强调支撑管理的科学性与综合性,注重国家和省、地级市以及区县等多方面的协同及互补。我国目前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彻底改革与好转,强调关键内容的进一步推动,深度加快污染防治工作,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评价更加全面和综合,注重多种科研结果的应用和深度评价考核,同时支撑考核作为核心任务,要求每项工作深度落实。

网络建设规模近年也迅速扩大,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注重监测网络规模的适度扩大,现已明显大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欧洲的二氧化氮(NO2)监测站点3083个、二氧化硫(SO2)监测站点是1599个等。美国与欧洲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数据,见表1。

表1 美国与欧洲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数据

指标

美国

欧洲

NO2

462个

3083个

SO2

707个

1599个

PM10

877个

2882个

PM2.5

1388个

1327个

CO

272个

874个

O3

1295个

2070个

2、支撑环境质量深度考核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有明显的特色,支撑环境质量深度考核形成的排名准确度高,这主要是我国的大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评价监测网络综合全面,获得的数据使各级党政的环境质量得到深度监测和考核,并使其考核排名得到充分的制成。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建成1436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这些点位深度覆盖337个地级和以上城市,其中环境空气站点的建设区有96个,以及环境空气背景站点有16个,完成城市-区域-背景互相结合的大网络,对覆盖区域和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深度的监测。对2767个国家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建设了适宜的监测断面,其中包括1366条河流与139座湖库,经统计数据分析得出,上述数据比“十二五”期间增加约184%,这能充分的满足国界和省界以及市界等多个地区的水体水质监测和评价。

  1. 自动监测预警

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模块包括自动监测预警,这种预警强调对环境质量的实时自动监测,以提醒相关部门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近年我国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预警系统有效完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早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全国范围内的空气监测站点均能自动监测空气质量,国家地表水与长江经济带的断面可完全实现自动监测。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自动化水平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比如我国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能全方位的使用,一般可用于地方的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与考核、评价等,并能获得实时准确的数据,具有更客观的监测数据,对国家其他生态环境改善和控制有积极作用。我国近年不断加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的提升与强化,注重污染较重气度的深度监测和管控,强调重要水体、饮用水水源延伸等方面的全方位监测。

  1. 颗粒物组织和光化学评估监测

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近年更加关注颗粒物组织和光化学评估监测,主要是为了适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与需求,强调化学成分的监测和二次污染物监测,并十分关注传输通道监测等,目的在于全方位的监测和了解环境质量状况,高度关注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注重污染物源头的确定和管控措施制定,以提高传输管控的支撑力度,使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程度充分加深。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在京津冀及其周围地区、汾渭平原及其周围地区等地方建设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内容包括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整个网络建设涉及90个城市,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站总共102个,手工采样点为99个,还包括激光雷达观测站38个,移动观测车3台等。上述站点布局与建设,充分提高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精细化和业务化程度,使更多的监测数据被科学且灵活的应用,并对地方政府的环境质量改善起到积极指导作用,部分专项监测业务化运行程度加深,能为我国建立常态化业务模式提供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与技术支持。

  1. 展望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管理的关键部分,要高度关注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快全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国家生态环境统一监测和评估密切相关,并关系着生态环境领域职能及任务的进一步拓展,深度实践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我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使全世界人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转变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上述全球形势发展密切相关,是不可或缺的监测评估系统和手段,能更全面的监测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各大地区的影响力,对各种处理措施与方案制定进行有效指导,充分加强我国各大地区的气候变化应对力。由于近年大气污染程度严重,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能力较低,这也是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环境监测的结果,能使我国的大气污染处理纵深发展,推动我国的绿色建设与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最大程度的确保每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科学合理。

  1. 结束语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与科学决策的关键依据,与我国各区域的生态环保评价工作密切相关,并关系着城市污染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深度解决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华青卓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J].青海环境,2019,29(04):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