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流程化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流程化的应用观察

高阳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7309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流程化的应用观察。方法 以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取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对象,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化。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等均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优化护理流程化,可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流程化;应用观察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按照我国近几年的临床心血管并报告得知,目前我国死亡率榜首为心血管疾病,这对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也逐渐加重。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病当中的紧急情况,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在逐年递增。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渐加剧,该疾病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老年群体的死亡重要原因[1]。经过临床研究得知,及时的建立颈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血液循环,同时也可以预防患者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可以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后遗症。以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采取报告形式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本院近一年收取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对象,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范围45-76岁,平均年龄(60.51±4.61)岁;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和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意义,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备沟通能力且无任何手术禁忌。

排除标准:患者在治疗前曾接受过心脏手术;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存在其他器官衰竭等。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到达医院后及时送入抢救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遵医嘱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吸氧、镇痛等针对性治疗。对患者的术后用药目的和相关作用等要及时的和患者以及家属沟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待患者治疗结束可以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复查的时间,与此同时也要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的文字资料。

1.2.2 观察组

第一,实施院前抢救流程。待医护人员接收到急救消息之后,按照急救流程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且准备所需要的急救工具等,在患者入院后,立刻对患者进行急救,以此节约了设备准备时间。第二,转院过程优化护理。待急救的医护人员熟悉所有的转院过程,可以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心电监测和置管等,按照患者的疼痛程度来给予缓解治疗[2]。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先进行一个病程的评估,做好准备工作之后,立刻安排患者进行转院。第三,急诊流程优化护理,成功接收到患者后,要立刻安排患者到急救室内抢救,确保患者可以平稳休息,急救人员也要现对患者的病情确诊,同时为患者打开闭塞的冠状动脉,为接下来的介入治疗做好基础。最后,急救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此提升患者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3]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8.0软件记录,数据采取±和卡方显示,检验方式以t和百分率代替,P小于0.05,证明有差异。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见表1。

表1对比生活质量情况(616d10327e977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组别

例数

社会能力

心理能力

运动能力

家庭能力

观察组

60

56.2±3.6

57.9±3.5

57.5±2.7

55.3±3.0

对照组

60

41.8±4.1

47.1±5.2

45.0±3.5

46.4±3.3

t

/

5.648

8.649

11.254

7.15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情况

对照组:住院时间(13.51±1.89)d;分诊评估时间(1.20±0.21)min;就诊抢救时间(62.57±8.74)min; 观察组:住院时间(8.54±1.61)d;分诊评估时间(0.74±0.20)min;就诊抢救时间(42.23±7.21)min。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值低于0.05。

3讨论

现如今,在我国医疗技术不断上升的发展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成功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患者最后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语言功能缺少、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给患者家属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4]。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主治医生治疗后才可以按照医嘱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急救,这样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还有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情况。随着现如今人们生活习惯逐渐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该疾病是属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针对患者的生命以及生活等都有严重的影响[5]。急诊救治所包含了很多环节,常规的护理措施虽然也会起到一定的辅助效果,但无法显著的提升急救工作的效果,很有可能会出现延误治疗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文提出的优化护理流程化是临床近阶段提出的新型护理措施,主要是以优化和规范化管理流程为主,遵循路径执行工作,可以降低急救护理工作的重复性,减少浪费的时间。通过上述结果显示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性明显。本研究是按照完善院前急救来实施的责任制和以患者健康为主要的护理流程优化,不仅是利于患者的救治效果,还可以及时的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为日后的恢复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静,周云英.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30(2):196-200.

[2] 武艳妮,王蓉,栾春红,等.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21,36(5):5-9,39.

[3] 李敏,李锦,崔萍.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3):478-479.

[4] 曹娜娜,苗婧,王爱芳,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贵州医药,2021,45(3):471-472.

[5] 朱言丽.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6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