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赵鼎英

灵寿县医院( 急诊科) ,河北 灵寿 050500

【摘要】目的:探究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阶段,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在我院实施诊治,其收治时间2019年3月-2020年5月,对50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均分处置,25例患者每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组间数据经过统计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艾司洛尔治疗效果良好,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司洛尔;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病率较高,然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幸存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会因为室性心律失常丧命[1]。为此怎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临床主要研究课题。胺碘酮属于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结构中包含苯比呋喃,艾司洛尔属于新型β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此次研究探究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治时间2019年3月-2020年5月,抽取对象为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均分处置,25例患者每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年龄、平均年龄分别为15:10,55-78岁,(68.1±2.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年龄、平均年龄分别为16:9,56-79岁,(69.5±2.7)岁。组间基本资料均通过统计学进行分析整理,即P值>0.05,具备比较研究意义。

    1. 方法

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疗法以及心电监护,对照组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6小时每分钟1mg速度以及用量,而后24-48小时每分钟药物用量减少至0.6mg。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予以注射治疗,患病1分钟药物用量为0.5mg/kg,而后6小时采用微量注射泵入,每分钟药物用量0.1mg/kg,24-48小时后每分钟药物量减少至0.05mg。

    1. 效果评估[2-3]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表现为室性期收缩减少比例在90%以上,同时并无短阵室速以及成对室速前收缩;治疗后有效表现为短阵室速消失,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比例大于80%;治疗后无效表现为患者用药6小时后出现室速,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比例小于60%。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为总有效率。与此同时,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即恶心、低血压、静脉炎以及窦性心律过缓。

    1. 统计学

实验研究期间使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即SPSS21.0,计数数据资料的表述方法即[(n)%],计数数据资料的核查方法即X2值;P值<0.05为评判组间差异显著的标准,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统计可知,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即观察组(92%)较对照组(84%)稍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值>0.05,见表1。

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5(60)

8(32)

2(4)

23(92)

对照组

25

14(56)

7(28)

4(16)

21(84)

X2





0.7576

P





0.3840

2.2 不良反应

统计可知,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即观察组(12%)较对照组(20%)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值>0.05,见表2。

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恶心


低血压

静脉炎

窦性心律过缓

发生率

观察组

25

1(4)

1(4)

0(0)

1(4)

3(12)

对照组

25

2(8)

1(4)

1(4)

1(4)

5(20)

X2






0.5952

P






0.4404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由于不稳定粥样斑块产生破溃,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会产生管腔血栓以及出血表现,从而产生管腔闭塞。但产生冠状动脉闭塞后,依赖供血心肌会产生坏死,心肌间质1-2小时会表现出水肿或者充血表现,心肌以此产生凝固性坏死[4]。为此患者在患病初期会提升死亡率以及猝死率。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相应的抢救可有效恢复血流灌注,可将患者的不良预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找患病早期会产生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会产生血流障碍,患者因此会产生心力衰竭。

胺碘酮为抗心律失常常用药物,现代医学结果证实,人体心肌细胞膜中具有离子通道,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对离子通道起到抑制效果,从而对心律失常控制。而普罗帕酮为Ⅰc类药物,此药物经过阻滞钠离子实现抗心律失常目的。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钾离子通道开放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钠离子内流速度,有效延长动作电位时长,并能消除折返激动,对减缓心肌组织内窦房结、房室结等传导速度具有重要帮助,进而能够有效纠正心律失常[5]。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胺碘酮在组织内转运缓慢,亲和力高,可减慢房室旁路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并无影响。与此同时,还能够轻度延迟复极化钠通道和钙通道阻断,提升临床疗效,且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艾司洛尔属于超短效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肌竞争儿茶酚胺结合位置对β1受体进行抑制,分布半衰期时间为2分钟,清除半衰期时间9分钟,药物起效较快,停药后作用消失。此药物在肝脏代谢,半衰期时间为9分钟,10-20分钟作用效果消失。临床研究显示,艾司洛尔对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效果,对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24小时反复发作2次以上的心室颤动研究较小[6]。静脉推注艾司洛尔后会平息心室颤动以及室性心动过速,极易产生机制以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艾司洛尔在体内代谢中容易被酯酶水解成无β-阻滞活性的羧酸,起效较快而持续时间过短,效果良好,不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副作用。选择性地阻滞β1-受体对支气管影响很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患者有利。为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术后高血压等疾病的有效药物。对接受冠状动脉手术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此药物,能明显降低插管及手术刺激所致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对于患者而言安全性良好,可改善患者病情,具有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祁菲.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3):161-163.

[2]罗雄坤.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08):70-72.

[3]谷祥任.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1):32+34.

[4]毕朝晖.艾司洛尔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心电图QT离散度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1):89-91.

[5]吴金花.老年患者行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26.

[6]刘胜全,张玉.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8,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