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有效性

李炜隆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85


摘要: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城乡规划涉及城乡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是社会利益调整的重要手段,在城乡建设和发展中处于前端和上游地位,发挥着基础性、龙头性作用,其制定、实施或变更将直接或间接关涉到公众的经济利益、生存空间和生活品质,对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发生诸如征收补偿、就业和生活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因而使城乡规划过程成为公众参与规划制定和实施规划的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措施


1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意义

1.1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因为城乡规划与社会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城乡规划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更需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进来。公众在参与城乡规划过程中与政府部门平等对话,使各方利益实现均衡,这样制定出来的城乡规划方案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保障公共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

1.2实现信息互通,保障规划顺利开展

如果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规划管理工作和公众信息互通方面存在一定阻碍,城乡规划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给公众,那么必然就会影响公众对整个规划工作的理解,也因此会出现诸如群众上访、阻碍工作等情况。所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保证其能够参与到整个规划工作中,能够加强人们对规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信息互通可以有效缓和村镇建设、农业用地二者之间矛盾,保证土地资源可以实现最合理利用。

1.3提高政策的法制化

我国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论证、咨询和决策越来越普遍,这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利的体现,也是政府实施民主政治的一种直接手段。因此需有健全的法律来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让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行为有法可依,避免政府管理者一人独大,避免规划决策的局限性。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有利于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广大群众之间达成共识,提高城市管理行为的合法性。

2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现状

2.1主动参与意识薄弱

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于规划的内容已经直接近距离涉及到自身利益,公众才会“被动的”积极参与到规划工作中,因此公众参与情况整体上缺少一定的自主参与意识,导致公众无法及时、有效的参与规划工作中。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众普遍缺少正规的渠道了解城乡规划内容,对城乡规划的认识不足,不知道规划的意义在哪里,跟自身的利益有什么关系,同时对于自身拥有的城乡规划方面的权利不重视,因此导致大部分公众都抱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

2.2缺乏完善的参与制度

目前针对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具体操作各地区、各城市做法不一,参与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地区具备框架结构,缺乏具体有效的详细操作机制。现时听证是公众参与到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个方式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往往只是流于表面,公众实际上无法真正参与到城乡规划中。另外一些相关部门在开展城乡规划工作的时候,一般是从自身需要建设的相关规划项目出发,通过公示、公告的方式展开工作。这样公众参与规划就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公众大部分是在被动参与的过程中,其实质并不了解规划相关内容,甚至不了解该项事件。即使是有一些公众在规划方面提出一些质疑或者是问题,也不会被规划部门重视,更不用说采纳。因此,现时制度上的不完善,是导致公众失去参与热情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的最关键因素。

2.3缺乏评判机制,公众参与不够深入

当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效率比较低下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缺少合理的评判机制,也就是对于公众参与的结果,没有进行适合的评估和判定,导致公众参与流于表面,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第一,大多数情况下,公众表达完自身的意见之后,相关部分无法及时给予公众反馈信息,也不了解提出的意见是否合理,能否接受;第二,相关部门在处理一些舆论的时候,没有对舆论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只是根据表面的内容对其进行处理;第三,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些公众参与后产生的结果,相关部门都不会进行公布,因此公众无法感受到自身在城乡规划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失去了参与的兴趣;第四,相关部门在公开招股的时候,一般不会有效判断受益人主体以及利益起点,导致公众参与过程变质。

3提高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3.1营造公众参与的城乡规划环境

第一,在政府规划及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公民进行积极性的引导及科学知识的普及,认识到城乡规划的基本价值,从而使公众在知识分析的基础上,真正掌握公众参与的基本条件,为多层次文化内容的宣传及城市的规划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可以邀请公民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展示活动之中,通过听证会的设计,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城乡规划监督员,从而转变城市规划管理者的原有观念,为城乡的规划及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第三,在现阶段城市规划的背景下,需要注重规划人员的专业性,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员的意见分析,进行城市规划内容的综合性考虑,保证城市规划项目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3.2深化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前提条件。没有法定信息公开,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能会对城乡规划的相关真实信息进行人为地增减、加工,公众也很难对城乡规划决策进行客观地评价、理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因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公民获得公务活动公开的主体权利,是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重要保证。第一,各级政府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政务公开的范围,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第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城乡规划的各个环节应当充分听取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强化规划的强制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许可公开透明。

3.3做好宣传工作,拓展参与渠道

公众参与到城乡规划需要做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及时、正确的将城乡规划工作相关信息宣传给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广告、媒体等方式保证更多人了解到参与的具体渠道、方法等内容,以此有效提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公众参与朝着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进行。首先,对于一些公众参与的细节信息、流程、方式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人们。例如根据乡村振兴通知中的相关要求,需要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因此在传递相关信息的时候,各地的村组织就可以积极鼓励村民参与到城乡规划工作中,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主人翁”思想。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信息有效传递到每个人,还能够提升村民的主体意识;其次,规划部门可以积极的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将城乡规划的信息、计划等传递给人们,使人们参与城乡规划的方式和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流畅,提升人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可以创建城乡规划信息的专有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保证公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规划工作的最新信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是地方政府为满足公民生活需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城乡规划与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城乡规划中来。因此,在现阶段城乡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拓宽民众参与的平台,促进城市进程的稳定推进。

参考文献

[1]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贾玉娇,李卓然.城市住宅.2021(05)

[2]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王奕桦.农村实用技术.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