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的关系

金兆荣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东滩中学 730121

中小学教学改革如何进行,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不少同志在肯定传统教育中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体系的某些合理因素的同时,强调指出其种种弊端,提出必须对这种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大力开展课后服务(又称第二课堂)。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子女困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民心工程,是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惠民工程。各中小学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出发,重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努力做到家长学生满意、学校教师支持、社会各界拥护。在学校整体改革中,如何在思想上和措施上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的关系,就成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特别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认识还很不一致。有的同志提出:“课内加强基础,课外培养能力”或“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求发展”,我称其为课内课外“分工论”,有的同志提出“既要重视课堂讲授又要大力开展课后服务”或“要创造第一渠道和第二渠道并重的新的教学体系”,我称其为“并重论”,有的同志则提出“以第一课堂为主,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我称它为“主次论”。

显然,能否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关系学校教学改革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课堂教学能不能培养能力;二是学校教学改革是以抓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还是以抓课后服务为主;是把两者截然分开,还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传授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

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统一要求,忽视因材施教;重视教书,忽视育人;重视课内,忽视课外等等,这些弊端亟待克服,但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学生观;树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观;树立学生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质量观。这样,虽仍是课堂教学,而其内容、教学任务、教学主体和教学方法则都将发生根本变化,从而使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基于这种认识,“课内加强基础,课外培养能力”的提法显然是不妥的,原因就在于这种观点仍然没有跳出旧的教学体系框框的束缚。似乎课堂教学的任务只能是传授知识,打好基础,而不能培养能力,因而后一任务的完成只能求助于课后服务,这种课内课外分工论,实际上是否定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亦即否定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由此必然得出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开展课后服务的结论,从而导致放松课堂教学改革的严重后果。

那么,课堂教学能不能培养能力呢?从改革的观点看,回答是肯定的。就拿在中学阶段应培养的能力来说,主要是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等等,归结起来,就是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学生质量要求的时代水平,而且是学生学习中最终要取得的能力。培养能力的途径很多,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来达到,要把这一任务的实现贯穿到各科教学中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这一点已为许多在教学改革中卓有成效的学校和教师的实践所证明,他们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很好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各地期刊在这方面已作了广泛的介绍。因此,认为课堂教学只能传授知识或打基础,不能培养能力和不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也是不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的。

必须指出,强调课堂教学能够培养能力,并不是说它象灵丹妙药能治百病,能解决学校教学中的一切问题,以为只要抓住这一环节就勿需开展其它活动了。事实上课堂教学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接受最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少数“冒尖”学生的培养等方面,其局限性更为明显。因此,我们还需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大力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后服务,发展学生的特长,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提高其思想素质,使之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但必须注意以改革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课后服务,并要注意使二者有机结合。为什么学校教学改革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课堂教学当前仍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经常、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它虽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仍为中外各国学校普遍采用,尽管有的国家和我国教育界有的同志主张精简教材,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课后服务时间,但是可以预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它仍将在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不能因为强调课后服务的重要性而有丝毫削弱,更不能因为它存在某些弊端而简单地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把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绝对对立起来。

2.改革课堂教学,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不仅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要转变,而且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由过去的依附性向独立性转变,使学习活动的调节从以教师调节为主逐步过渡为学生的自我调节为主,这种转变,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广大师生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必然产生许多新的矛盾,这就要求学校领导用主要精力,下苦功夫,深入教学第一线,引导师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使教学改革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学校领导认识模糊,不注意和不善于扎扎实实地抓好这一环,提高教学质量就会落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尽管许多学校和教师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但就总体来说,这一任务还远未完成。

3.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仍是目前中小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端正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严禁各单位未经批准随意征订和发行辅导资料,有效控制了作业总量等等。但若不相应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过重负担,仍将会有很大困难。所以,学校领导必须把主要力量放在动员广大教师,群策群力,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上,不能老用“课内不行课外补,方法不行靠辛苦那种拼体力拼时间的作法。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才能为课后服务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有余力且心情舒畅地参加各种课后服务,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否则学生想参加课后服务也力不从心。或者疲于奔命,其结果不是两者并重,而是顾此失彼,两者都抓不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开展各种课后服务,对于培养各种创造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这是肯定的。但是这类活动对于作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来说,只能是不系统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或思维的某一领域的片断知识,它不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完整的基础知识。中学生在学习期间扎扎实实学好系统的基础知识,对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基础知识和能力虽然相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就知识来说,它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雄厚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5.教师要注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发现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冒尖”学生是必要的,但这种冒尖学生只是极少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不是只抓几个冒尖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做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使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一任务主要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来实现。

综上所述,学校教学改革应以改革课堂教学为主,课后服务为辅,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