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农村地区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杨云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田坝乡中心学校 666501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中还存在有搞面子工程、短期行为、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学校校本特色、缺少内部动力等等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实现以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必须通过强化精神文化、打造品牌文化、建设环境文化、重视制度文化、致力校本文化、加强班级文化、狠抓行为文化、凭借活动文化等途径,有效推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地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策略

引言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全国一些发达地区,愈来愈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可是,在广大农村,至今还有许多学校忽视学校文化建设。不少校长和教师认为,学校文化带有空洞抽象的理想主义色彩,不能迅速解决当下学校事务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因而,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环很薄弱,落后的学校文化越来越成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最深层次的障碍。

一、论述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内容

学校文化,从内容上来看,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既包括学校的建设设计,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内容,也包括校风、教风、学风、集体舆论,规章制度等精神形态内容。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出发,笔者认为,当前推进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应该是:

(一)确立“以校为本”理念,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我国的学校管理体制,历来注重自上而下的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学校演变成了政府的附属机构,成为行政机构的执行部门,校长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自然而然也都随之行政化。在这种背景下,谈论建设学校文化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好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得到落实,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为此,学校应当及时确立“以校为本”办学理念,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二)建立学习型学校,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文化。考察众多学校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完全由师资水平和物质条件所决定,而隐藏于其背后的学校核心精神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核心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村学校之所以薄弱,关键在于核心精神虚弱,核心能力不强。形成一所学校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的关键,在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和学习文化的形成。因此,建立学习型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是建设农村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打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实践证明,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新型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新课程改革寸步难行。为此,全面反思并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制度,并以此打造先进的学校管理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建设农村学校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首先要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并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应该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并务求将这一先进的办学理念渗透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中。

(五)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学校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物质环境,体现着时代特征,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使学校的设施,设备和环境适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成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为此,把校园环境和设施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重新规划学校物质环境,从校舍布局,设备配置,到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都要坚持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

  1. 探讨关于农村地区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

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总结甘肃省会宁县韩集袁咀中学近年来的文化建设经验,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建立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构建学校与社区和谐相处、良好互动机制,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是社会中的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文化,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文化建设。为此,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树立开放意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相处,良性互动机制,使学校文化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土壤”中,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培育和提升学校文化。反过来,通过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为地方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在现实中,直线型的教育行政管理方式与态度造成中国学校的整齐划一,学校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都是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的和给予的。在这种状态下,学校不可能有特色文化,更不可能有原创性文化。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提学校文化建设,而必须同时提出教育行政文化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减少对学校不必要的直接干涉,增加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从而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三)建立教职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广大教职工研究学校文化,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诚心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文化建设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确保学校文化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校长要自觉加强文化理论知识的素养,提高校长创造和经营学校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文化统领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就是校长办学理念的培育、提炼和升化过程,也是校长管理理念的传承、发扬和光大的过程。因此在农村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要自觉加强自身文化理论知识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创造和经营学校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结束语

综上述,新课改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在农村学校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是新课改深入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农村学校文化有很多不适应新课改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保守趋同的教师文化、孤立隔膜的学校观念文化、消极被动的学校制度文化等等。新课改要求农村学校文化转型,建设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交流创新的观念文化、积极主动的制度文化;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转型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观念文化转型将促进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构建、制度文化转型将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从而最终推动新课改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梁千昭,许辉. 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创建的研究[J]. 教师,2020,(04):11-12.

[2]李江全. 全面推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 教学与管理,2005,(3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