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研究

金涛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博物馆

摘要:在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留下了无数的文物,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但是,鉴于当前的发展形势,文化资产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保护文化资产存在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这项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为了缓解这种现象,有必要积极预防文化财产和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文物环境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关键词:文物环境;文物保护;影响

引言

文化财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需要加强保护,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和可靠的信息。但是,文化遗产保护要经过多个环节和过程,专业性强,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保护水平。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生态环境的后续压力不断加大,而且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不仅限制了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文物环境对文化资产保护的影响,提出了文化资产保护的相关解决方案,为今后的文化资产保护提供参考资料,促进持续改进。带头保护好国家文化遗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顺利推进。

1.文物环境的影响

1.1自然环境因素

第一、空气污染。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也取得显着进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这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污染物和灰尘的含量增加,酸雨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酸雨可以与文化遗产的内部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极大地腐蚀文化遗产,造成结构变形。大气中灰尘和污染物的增加对文化遗产造成巨大破坏,即使文化遗产存放在博物馆中,二氧化硫等大气化学物质也会损害金属文化遗产,并使书画等文化遗产变色、褪色,对文物的保护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细尘。灰尘是一种小颗粒,可以很容易地穿透雕塑和壁画。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损坏和污染壁画和雕塑,影响艺术视觉效果,降低视觉冲击。此外,灰尘的堆积会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壁画的附着力,造成壁画褪色、脱落,影响文物价值。

第三是水污染。当二氧化硫与地表水接触时,会渗入地下水并污染整个水体。根据这些情况,水体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如碱和酸。当污染物循环排放时,污染对地下文化财产的影响非常大,造成巨大破坏,危及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储存,降低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四、微生物。在文物古迹中,有许多壁画等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有机材料,铁细菌和硫细菌等微生物是代表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严重破坏纸制品和木制品等文物。例如河北沧州铁狮子,由于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导致铁狮子表面出现明显裂纹,微生物污染是造成表面裂纹的重要因素。

1.2 人文要素

目前,随着各地文物古迹的不断开发,大多数人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保护工作开展不顺利,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严重破坏,一些非法盗墓行为也出现,将严重破坏古墓遗址。在文物保护中,周围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有效保护文物非常重要。纸文化器物会受周围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产生不良反应,如出现扩散、油渗、蜕变、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因此,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控制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地古文物古迹旅游开发正在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环境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很多游客可以自由携带文物,严重影响绘画文物的保存质量和视觉效果。

2.文物保护对策

2.1文物环境污染的预防

为增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必须加强文化财产的保护,尽可能防止文化财产对环境的污染。文化遗产环境保护需要社会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控制,改善文化财产环境,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强腐蚀性化学品等污染物的排放是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环境的关键。同时,要加强水污染控制,建立水资源保护保护区,使水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此外,还需加强噪声污染控制,在陵墓、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区,禁止大型项目运营,使用消音器等设备,降低噪声影响。

2.2文物保存环境的保护

通过建立考古主题公园和博物馆,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分类和管理,从整体上保护文化遗产,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对部分生态环境较差的文化遗产保护区,采取划定种植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针对性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文化财产。为了提高文化财产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保护措施必须根据文化财产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2.3 利用尖端设备和科学技术保护文化遗产

现阶段,提前预防和防止文化遗产受损是文物保护的重点,而文物的修复是被动的,属于保护文化财产的辅助任务。目前,我国已在多个文化遗产保护区启动了多项新技术、新设备示范工程,以防止参观者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利用尖端设备和科学技术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大幅度提高文物保护效率。

2.4文物考古的环境保护

文化遗产和考古多为偏远地区,因此既要重视文化遗产从早期发掘到后期遗址的保护,也要重视发掘区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做好勘察并了解文物环境状态。考古调查是发掘和保护的前提,考古调查不仅要了解遗址的文物,还要确定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现场勘察时,注意对开挖场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其次是在环节探索生态保护。根据挖掘工作中生态环境和文物的分布情况,建立科学的勘探方法,对挖掘出的土层进行分层。在生态脆弱区,地表土壤和地表植被必须分开堆放,恢复到开挖前的状态。

2.5注重政府支持,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产,保护起来非常困难,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国家政府部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不承认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加剧了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认为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财政支持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但是,保护文化财产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大的,重视文物保护可以全面促进旅游发展,既可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各地区博物馆必须寻求政府支持,接受技术和资金投入,对文化财产进行全方位保护。

2.6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

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促进文化资产的快速变现,积极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中,文物是我国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证据,可以极大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此,有关部门要提高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自觉落实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规定。博物馆定期举办相关讲座或展览,或利用当地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方式,利用文化遗产日等活动,积极宣传文物的重要性,帮助人们在潜意识里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结束语

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到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保护文化资产的同时,要加强分析研究,在保护文化资产的同时有效治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汪怡珂,罗昔联,陈思宇,等.文物的赋存环境及其预防性保护问题[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0,32(2):95-102.

[2]高秀丽. 文物保护修复理念溯源及其对文物修复技艺的影响[J]. 济宁学院学报, 2020, 041(002):102-107.

[3]靳文珍.探究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3):64-66.

[4]王冬冬.基于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系统的天津博物馆环境调查分析——以耀世奇珍精品展厅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7):96-97.

[5]王小应.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在天水市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实践中的问题及建议[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0):57-61.

[6]高雄雄.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