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安全专业与专业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浅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安全专业与专业安全

李大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271)


摘要:2021年《安全生产法》进行了修订,明确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管理要求,将专业安全推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沿,专业安全管理的作用在法律层面进行了界定。本文就安全管理中安全专业和专业安全进行探讨。

关键词:安全专业;专业安全;风险管控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向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从2002年的约14万人,降至2020年的2.71万人,下降80.6%;重特大事故起数从最多时(2001年)的140起下降到2020年的16起,下降88.6%,虽然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也进入一个瓶颈期、平台期,尤其是近年来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仍然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处于高压态势。

国家在强化安全监管的同时安全管理思路也在发生转变,2021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首次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写入条款,标志着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时代的到来。专业安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也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专业安全管理要求首次上升到法律层面,从根本上扭转了之前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依靠安全专业管理的思路。

2 专业安全与安全专业概述

专业安全是指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生产、设备、技术、质量、工程等专业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暨各级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专业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安全专业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包括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经理、安全总监、安全主任、安全员等各层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3 安全风险管控

安全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管控安全风险,安全风险经过有效的识别评估、采取可靠的管控措施,就能避免事故发生。旧有的安全管理思路,偏重于安全管理人员抓安全、管风险,其余专业仅参与和配合,结果是安全风险的管控浮在表面,无法有效识别真正的风险,加之管控措施失效,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3.1 直接作业环节风险管控

目前化工企业安全风险主要集中于直接作业环节和生产运行环节(包含装置开停工)。直接作业环节包括:装置检维修、日常维护保养、装置改造、项目建设等。直接作业环节往往涉及承包商人员的施工作业,开展安全交底、进行风险告知都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甚至牵头,环境的风险需要工程专业识别、装置的风险需要工艺专业识别,设备风险需要设备专业评估。施工作业前常使用JSA分析、JHA等分析方法开展风险分析,尤其是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等高风险作业。施工现场涉及到环境风险、作业过程风险、给相邻的装置设备带来的风险等,需要工程、设备、化验、安全等专业联合分析;边生产边施工的,还需增加生产、工艺等专业,只有多专业联合分析才能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到位,进而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保障作业安全。

3.2 生产运行环节风险管控

生产过程安全风险的分析和管控,更多的需要工艺、设备、仪表、电气等专业进行识别评估,仪表是否经常故障、设备完好性如何、工艺有无异常,如由安全专业进行识别,将导致“南辕北辙”,识别出的所谓风险仅仅是表面风险,无法深入。经过识别后的风险管控措施落实落地也需要专业管理部门的参与甚至是牵头,专业风险管控手段的落实需要人员、资金、技术、装备、信息等资源保障,仅靠安全管理部门落实,显然无法实现。

4安全专业职责

新《安全生产法》修订后,部分人认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安全责任了,这是一种误解,实质上安全部门的责任并没有被免除,法律规定了其责任,比如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协调各部门进行危险源辨识,定期检查并督促落实整改等,这是法定职责。

4.1 检查和监督

安全专业主要职责一是开展安全检查和监督,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导致的事故,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承担责任。新《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要求安全管理人员须“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装置现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开展现场巡查和检查,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巡查和监督,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4.2 督促整改

新《安全生产法》中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检查发现的问题,安全专业是有责任督促落实整改的,无论是人员的违规违章,设备设施缺陷,还是环境条件的异常,都要及时的提醒和指正,并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限期进行整改。PDCA的思路应该贯穿于日常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而不是也不能一说了之、一查了之。

4.3 危险源监管

新《安全生产法》将“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确定为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实质是考虑了安全管理部门的专业特点,安全专业人员掌握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借助专业方法、专业知识,开展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可以有效识别出哪些是重大危险源,哪些为一般风险点,从而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和监控方法,并与生产、设备、技术等专业共同确定管控措施,督促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监督问题的整改。

4.4 培训教育

安全培训、教育是提高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教育,侧重于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理念;培训侧重于提升员工知识和技能。虽然新《安全生产法》仅提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并非弱化了安全管理部门安全教育、培训职责。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部门有其专业优势,安全管理人员较多关注国内外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相关培训人员往往会收集大量安全生产事故视频及学习资料,事故视频可以让观看者有直观震撼的感受,对从业人员有很强的警醒作用。企业通过组织事故学习,开展类比排查,可以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

安全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和专业素养,需要生产、设备、技术等相关专业配合,但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也不能缺位。

结束语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专业合作、全员参与才能真正抓实抓好、落地生根。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日趋严格的事故问责机制,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化工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需要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中国石化已将“HSE工作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列为HSE管理的首要理念。

化工企业需要转变旧有的管理思路,将专业安全管理与安全专业管理深度融合,将安全工作融入到生产的全过程、各环节,将《安全生产法》各项要求幻化为企业的行动自觉,形成全员参与安全,人人践行安全的氛围,才能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化工707. 杜邦1818年因重大则事故决定:不再让安全部门负责安全,而是各级管理者负责【EB/OL】,2021-05-27/2021-8-20

[2]《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S],2014


作者简介:李大伟,男,汉族,民主促进会成员,1987年1月15日,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级工程师,现从事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组织项目安全评价、开展装置安全风险评估,以及HAZOP分析、SIL评估技术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