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的临床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4

输血检验的临床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王铃

合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200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输血检验的临床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抽取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小于对照组20.00%(P<0.05)。观察组输血满意度96.67%小于对照组81.67%(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实施临床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提升输血安全性,提高输血满意度。

关键词:输血检验;常规干预措施;质量控制措施;不良事件;满意度

Clinical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bserva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test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observing blood transfusion testing.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120 patients who received blood transfu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two-color ball group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e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compa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67% less than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blood transfusio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1.67%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clinical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blood transfusion test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improve blood transfusion satisfaction.

Keywords: blood transfusion testing; routine intervention measure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dverse events; satisfaction

临床救治患者期间,输血属于有效干预措施之一[1-2]。输血治疗,可不断补充患者的血容量,可满足机体灌注需求,可避免失血过多诱发的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不良情况。但是输血主要指将与患者配型成功的血液输入患者体内,这一过程存在诸多影响因素[3]。若不能有效控制因素,或是削弱因素的影响力,导致输血检验结果真实性存在疑问,则会影响输血治疗效果,诱发输血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4]。输血检验其实就是对患者血液、供血者血液血型进行鉴定、交叉配血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进行专业操作,需保证检验人员能力优良,需保证配血结果的可信度,才能辅助临床有效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控制输血安全,辅助患者控制后期病情,促进患者康复[5]。基于此,本文进行相关研究分析,见下文。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抽取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有60例。对照组男性有35例,女性有25例;年龄最小19岁,年龄最大75岁,均值(47.36±14.39)岁。观察组男性有33例,女性有27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75岁,均值(47.71±14.62)岁。上述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数值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在输血检验工作中,按照既定程序进行输血检验,但不特意针对输血危险因素进行质量控制;输血检验期间,主要使用凝胶法、凝聚胺法等进行检验,比对、配型相应的血液样本,获取相应检验结果,基于检验结果为患者输注配型成功血液。

观察组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第一,做好血液管理:首先,血液均来自泸州市中心血站供应,专人负责运送,运输条件符合规定,入库落实相关核对检查制度,储存温度监测符合固定,冰箱定期消毒并监测合格,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第二,保障临床采血、运输、输血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首先,制定专业的培训方案,并将培训方案落实到位,要求相关人员全部参与这一培训活动。培训知识需包含输血标本的规范化采集、运送,输血安全知识以及输血安全标准,从而提升输血实践过程中的输血安全性。其次,做好血液运输条件的培训和监测,保障运输途中血液质量安全。第三,检验质量控制:输血检验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输血治疗结局,检验人员对血液进行鉴定分型时,也需落实质量控制这一原则。进行检验之前,必须详细核实血液血型、血液品种、有效期、采集时间、血袋号码、等等。确定血液信息和质量符合要求后,按照输血检验标准进行后续操作,严格控制血清、血球的比例,提升输血治疗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检验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正反定型工作,明确交叉配血的实际结果,对于急诊血型标本,将结果上报主治医师,由主治医师第一时间决定是否进行输血治疗。再者,严格落实三级抢救输血制度,不同等级的抢救采取对应的配血方法,有效缩短患者的交叉配血时间及临床检验时间,从而提升输血治疗有效率。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1)不良事件发生率,包含交叉配血失败、输血前后消毒不当、输血不良反应;(2)输血满意度,由患者出院当天自行填写,共有三个可选项目。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输血满意度)以(n/%)表示,比较采用X²检验,在 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有4例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有12例有不良事件发生,两组不良事件比较,数值显示(P<0.05)。详见表一。

表1 两组不良事件(n/%)

组别

例数

交叉配血失败

输血前后消毒不当

输血不良反应

合计

对照组

60

6

4

2

12(20.00%)

观察组

60

2

1

1

4(6.67%)

X²值

-

-

-

-

4.6154

P值

-

-

-

-

0.0317


2.2输血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有58例表示输血满意,对照组有49例表示输血满意,两组输血满意度比较,数值显示(P<0.05)。详见表二。

表2 输血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60

23

26

11

49(81.67%)

观察组

60

34

24

2

58(96.67%)

X²值

-

-

-

-

6.9878

P值

-

-

-

-

0.0082


讨论

输血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严谨的过程,涉及采血、储血、验血以及输血等多个步骤

[6-7]。每一个环节中均有大量影响因素,若不能有效做好相关环节的质量控制,则无法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若某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8]。因此,必须基于输血环节的特殊性,不断提升相关环节的质量标准,不断通过有效干预措施有效消除这些危险因素,不断优化相关环节的工作质量,从而提升输血的整体安全性及有效性,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9]。近几十年来,临床针对输血质量控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干预方案,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但是,输血传播疾病依然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新的疾病日益增多,输血治疗始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有研究指出,通过输血以及器官移植,可诱发致命性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现今,已经明确的经输血传播的感染、疾病达到二十余种,其中艾滋病、肝炎属于最严重的输血性感染疾病[10]。因此,如何完善输血治疗质量控制措施,提升输血治疗安全性,依然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

现今,临床针对输血治疗安全性,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学者根据所在医院输血检验的实际情况,筛查并列举了一系列影响因素,并基于因素制定了相应质量控制措施。想要保证输血检验的效果,首先要做好血液管控工作,明确血液来源,采集血液标本还需进行严格筛查检验,明确血液是否健康,是否适合输血治疗患者使用。确定血液安全性后,将血液储存在相应环境中,保证血液保存的效果,预防血液应用的不安全现象[11]。构建相应的输血安全管理机制,可进一步提升输血安全性,可在输血检验这一过程中落实相应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输血管理的有效性。考虑到输血检验的特殊性,还要求专人负责输血检验工作,输血检验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输血检验这一工作的有效性的与安全性。在检验过程中落实质量控制,可再次核查血液信息,积极进行血液交叉配血,以及反定型检验,从而保证输血检验的可信度与真实性[12]。最后,考虑到部分患者的输血要求比较急,需尽量采用有效措施,缩短交叉配血的检验时间,提升输血治疗整体安全性。

由上可知,在输血检验工作中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提升输血治疗安全性与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LINA Y. DIMBERG, SUZANN K. DOANE, SUSAN YONEMURA, et al. Red Blood Cells Derived from Whole Blood Treated with Riboflavin and UV Light Maintain Adequate Cell Quality through 21 Days of Storage[J]. Transfusion medicine and hemotherapy: offizielles Organ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ur? Transfusionsmedizin und Immunham?atologie,2019,46(4):240-247.

[2] SHEELA.MUNDHADA, GAUTAM.WANKHEDE, SHEFALI.DESAI, et al. NATSpert ID TripleH: A novel inpidual donor multiplex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 to reduce risk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ns: Two-year experience of a blood bank in central India[J]. Global Journal of Transfusion Medicine,2019,4(2):158-162.

[3] 张业玲,卜晓佳,张景莲,等. 智慧型闭环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在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输血杂志,2021,34(4):420-423.

[4] 唐旖娟,罗楚洁.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法在临床输血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3):56-57.

[5] 许燕,韦筱斌. 肝病患者血浆输注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研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1):104-105.

[6] 艾尔肯·肉孜,马丽亚木·买买提. 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5):134-135.

[7] 庞丽丽,姚人业,周春浪,等.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性质量控制的效果以及输血安全策略[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19-20.

[8] 庞良锦,李淑英.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142,150.

[9] 许慧,王昌壁. 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298.

[10] 张忠亮. 环节质量控制法在输血检验流程中的应用对输血治疗效果满意度及输血不良事件的影响[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8,29(5):60-62.

[11] 董明环,夏冬.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探究及对 凝血因子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2019,38(1):171-172,178.

[12] 张红军. 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