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

朱爱华

乐山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 探究肺癌手术护理中个性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阶段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均为肺癌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纳入例数为8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辅以个性心理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较小,护理后均明显降低,两组对比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同时联合实施个性心理护理,可提升护理总体有效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及安全,加速术后康复。

关键词个性心理护理;肺癌;术前焦虑;术后恢复

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和肺泡中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25%。疾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具备手术指征患者,通常会选择手术治疗,将癌变组织切除确保临床效果,能够促进肺功能恢复,总体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对于人体来说属于一种应激源,会对患者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极为严重的刺激,焦虑情绪的滋生不但会增加患者应激水平,从而减低手术耐受,同时对于术后恢复也极为不利。因此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不但要重视疾病和临床症状,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焦虑情况,能够改善患者消极情绪从而改善预后。本次重点研究对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和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阶段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均为肺癌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纳入例数为8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n=40)男/女=29/11,年龄区间43-75岁,平均(57.25±2.40)岁;观察组(n=40)男/女=27/13,年龄区间45-76岁,平均(57.39±2.51)岁。以上不同组别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开展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完成必要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规范开展基础护理,给予疼痛、体位、用药、生活及饮食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联合实施个性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1)术前通过患者基本资料和日常交流,准确判断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在交流时准确判断患者情绪状态,制定个性心理护理方案;(2)和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倾听患者倾诉并鼓励进行情感宣泄,耐心解答患者疑问,针对性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利用移情方法缓解焦虑情绪,为悲观患者营造积极氛围,和家属一起鼓励患者;消沉患者需要加强交流,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使其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帮助患者畅想未来提升对生活的向往,提升治疗信心[1];(3)给予个性化宣教,能够让患者对疾病有理性认识,穿插介绍成功案例,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并进行心理干预,强化其求生意识。

1.3 指标观察

依据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不良情绪越严重。汇总两组患者术后心电监护、引流及下床活动所需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616e84c7ebbe3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t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焦虑评分
护理前患者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616e84c7ebbe3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63.57±3.23

43.12±2.44

对照组

40

63.39±3.16

52.14±3.11

t

-

0.252

11.432

P

-

0.802

0.000

2.2预后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电监护、引流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项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2。

表2 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616e84c7ebbe3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组别

例数

心电监护时间(d)

下床时间(d)

引流时间(h)

观察组

40

2.20±0.81

1.76±0.32

3.60±0.48

对照组

40

2.63±0.48

2.31±0.47

5.12±0.96

t

-

2.888

5.118

8.957

P

-

0.021

0.013

0.000

3 讨论

肺癌属于呼吸系统化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患者因担心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会承担较大的心理负担,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过度分泌儿茶酚胺到组织血压、心率及脂质代谢异常,会释放血栓素和促凝物质增加后感染或是肿瘤复发几率,对手术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情况均有消极影响,需要得到重视。

个性化心理护理,将患者作为工作重点,能够以引导患者建立正常的认知,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坚定患者康复信心,给予患者正能量影响[2]。本次研究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相比单独实施常规护理,来呢和使用个性心理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其原因为患者性格特点、生活经历、疾病认知多有不同,因此引发不良情绪的原因和结果也存在差异,只有首先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区分患者类型,如焦虑、消沉及悲观等,之后实施针对且有效的干预才能获得最为理想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结果还证实,术后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引流及下床活动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心理护理的实施,通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能够改善身体应激水平,改善身体免疫能力,提升治疗信心和依从性,有助于改善预后情况[3]

综上,个性心理护理的实施,对于肺癌手术患者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改善术前焦虑情绪,从而优化术后康复指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敏.全程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05-106.

[2]陈艳红,李玮浩.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1):188-190,192.

[3]于凌燕.肺癌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775-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