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李喆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的重要组成系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深刻体现着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依然是我国社会发展在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阐述,并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深入系统地探究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在对教育公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关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公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第三部分分析总结了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国家充分发挥政策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方面的杠杆作用,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实施有“倾斜性”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体现出针对性、时效性、持续性特点,通过经费投入优化、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等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第四部分探讨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起点的不公平、过程的不公平和结果的不公平。这些不公平性具体包括高校空间分布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质量保障不足、学生就业不平等等方面。第五部分探讨了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也有现实国家政策、经济、文化的差异等。第六部分从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教学平台搭建、优化区域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区域生源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出现的不公平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公平;区域高等教育

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影响 21 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 近 20 年,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常住人口不断攀升,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矛盾和问题,我国城镇化呈现出“以物为中心”的特点,即“物的城镇化”,例如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资源环境代价高昂,“城市病”及二元制度下的“半城镇化”等,概而言之为“五重五轻”,即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生活;重经济、轻社会;重开放、轻保护。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的进程,也不利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1教育公平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视角对教育公平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阐释。社会学主张教育公平及教育机会均等;经济学主张教育公平是指教育决策者在政策制定及资源配置时的价值取向;伦理学更多探讨教育伦理与道德的话题。教育公平具有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双重含义。学界对于“三阶段论”的概念阐述认同度最高,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是指在教育伊始,每个个体都能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如阶级、家庭、社会等,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起点公平强调是机遇均等与法律赋予的教育权利的实现。过程公平是指个体能够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注重每个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结果公平是指个体在受教育后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获得符合自身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点的个性化教育。。当前我国正在向教育现代化,向社会主义能现代化,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奋进,推进教育公平己成为必由之路。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凸显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平问题,我国的教育己经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映射在高等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提高了,提质增效、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公平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各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俗的不同,教育公平的内涵也呈现出差异性、异质性、多维性的特点,确实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范式可以界定。教育公平的实现不能脱离开具体的国情和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解决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所以强调教育公平不是强调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要取得相对的教育公平,从而保证教育领域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作用。

2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

2.1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意识、公平意识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精英式的教育培养方法,注重少数人才培养,即使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情况依然如此。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权利。这种价值取向,也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教育决策者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平意识不强,所制定的政策也会更加注重效率优先,缺乏公平性,公众的受教育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长期实行的政策方针,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优先,经济带动教育。针对目前的情况,迫切要解决的是提高政府及公众公平意识,坚持教育优先,树立公平发展理念,把“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作为政策取向,强化教育公平意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2实施欠发达地区重点高等学校建设重大工程

将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政策组织实施,通过政策的调整和溢出效应,在欠发达地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和谐。最为关键的是在目前还没有部属(国立)高校的 13 个省区,至少布局建设一所部属(国立)高等学校,其建设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负责,学校建设和管理也由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负责,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应不低于国家对原“985”高校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为解决投资问题,建议在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中,设立扶持欠发达地区重点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规范中央财政资金对支持西部高等学校扶持的政策,保证这些省、市、区高校的基本运转费中,有一半的资金由中央财政支付。支持欠发达地区重点大学的建设资金,主要从中央和地方新增加的财力中来解决。当出现财力缺口较大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家教育债券等方式来解决。这一资金筹集的思路,完全符合新一届中央政府要依靠增量改革推进的基本思路。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中央财政收入比较充盈的条件下,国家每年新增加几百亿资金的投入,来重点支持欠发达省区重点大学的建设,既是促进区域社会公平的一件大事,更是一项从深层次上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治本之策,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件费省效宏的大好事。为确保这项高等教育重大调整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引起社会的严重波动,尤其是不会影响到已经在建设的“211 工程”、“985 工程”、“2011 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既定目标任务,国家可以向这些重点大学承诺,保证对这些学校的资金投入不减少和政策不进行根本性改变。

结语

在详细阐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观念,提出了解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具体对策,预,构建完善区域教育公平的制度体系,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积极进行政策干,推动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布局相一致优化生源结构等。当然,这些对策也需要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同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相联系,不断建设和完善,这需要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不能一赋而就。

参考文献

[1]张韬.中国收入不公平问题剖析[J].财经论丛,2014(5):24-29.

[2]刘献君,周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六十年的理念变迁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