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高兆霞 臧艳

临沂市信息科技学校 山东 临沂 2733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和现代商业体系迅速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必然会增加,尤其是会计,会计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热门职业,许多职业中学开设会计服务社会。本文以“互联网+”为基础,对中职专业会计课程进行了改革,希望通过专业的课程改革促进会计专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会计;中职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信息技术实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水平都有了崭新的要求,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期间,通过教学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从中职学生本身来讲,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弱,缺乏自控力,校方在投入上也不够用心,因此,很多负面因素都会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造成影响,针对这样的问题只有从根源上进行完善与改革,才能促进中职会计的进步,社会和国家才能有更多的人才得到充分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的突袭及其特征

2017年5月,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财务工作能够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条件下,全天无休的完成,而且准确率可以保证100%,当时这个消息在整个会计行业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甚至对很多会计专业的教师与从业人员感到恐慌,这意味着很多会计方面的工作,这巨大的变化使得很多会计专业的教师意识到,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课程进行改革,互联网时代下作为培养基层会计人才主力军的中职学校很难再求得一席之地。于是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能够发现互联网时代其实就是很多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对手头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发挥资源的作用,才能够使整个大环境下的教改思想得到深度融合,在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基础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修正与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建立出一套符合市场竞争的人才培养方案,改变原本的教学方式,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开拓新的培养目标。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效率较低

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大多是固定的,学生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兴趣匮乏的现象,由于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走神分心,教师如果缺乏对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更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必将受到影响。

2.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等职业教育部门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部门,该部门刚刚发展,教材相对落后。许多职业中学经常为学院使用教材。然而,如果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匹配,职业中学和学生在学习组织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进度,限制学生未来的发展。

3.课程安排笼统,缺乏侧重点,忽视对人才的培养目的

在中职院校专业中,会计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分支众多,其中涵盖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及管理会计等各个门类,而不同分支所涉及的会计专业知识也有所差异。但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皆采取统一教学模式,教学缺乏侧重性,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

1.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在校实践教育

会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仅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是难以获得扎实的操作能力的。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将校内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在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充足的模拟上机实训机会,强化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对原始凭证、明细分类账、总账等记账步骤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更扎实的记忆与理解课堂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校还可以引进或研发相关的会计实训软件,通过相关的信息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上机模拟练习,从而丰富实践经验。

2.利用互联网联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到信息与知识的机会不断增多,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或线上交流平台,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及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要了解现代化发展所提出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3.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增快,技术更新速度的提高,思想进步速度的提升,以及认知发展速度的飞跃。在如此高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应该把握时代的脉络,根据时代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而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时代所需的高质量会计人才。

4.重视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会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后可以灵活的应对突发情况,高质量的处理突发事件。同时会计本身就是一项重视经验积累的工作,仅通过课本并不能教会学生如何做。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必须强化实践操作的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习或跟踪探访,通过实践机会的增多,累积动手操作的经验。

总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职院校会仿照高效的教学模式,不能针对自身教学的特殊性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探究,这也致使不协调性一直在中职教育中长期存在。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了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也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带来了绝佳的契机。经济的转型导致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中职会计专业必须针对时代特点及需求进行教学的调整与创新,更科学的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规划,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会计人才,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海涛,汪丽.“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12-13.

[2]覃熳.“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2020(46):60-61.

[3]黄卫芳.试论“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241.